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宝贵的资料,你现在看就没有了。
再有,一些雕塑上面,我们叫做俑,上面有表现了饺子的图像。
像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在三峡里头出土的三国时候的一个厨俑,它的案子上就捏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饺子,而且是花边饺子,非常漂亮。
我们知道,在文献上讲,只能追溯到南北朝的时候饺子、馄饨的记录,但是考古可以把饺子出现的时间提前。
比较完整的饺子是出在新疆吐鲁番,因为它比较干燥。
唐代墓葬里头,有一些死者随葬有饺子,出土出来饺子的形状,就是半圆形,跟我们现在饺子是一模一样。
应该说是饺子在古代,它是最早也有称它做馄饨的,做牢丸,到北齐的时候就比较定型了。
下面,再说火锅的吃法。
火锅,我们现在很多地区也很流行,特别是北方涮羊肉,实际都是一种火锅。
我们找到火锅的证据,应该说是比较确切的证据。
比较早的是在西周时候。
西周的鼎,有一种鼎它下面是做成空的,可以烧火的,然后上面一层就可以涮肉、煮肉。
这种鼎,为什么叫它火锅呢?它并不大,它的高度也就是十多公分。
因为当时的人吃饭,他是一个人一个小案子,他自己吃自己的,所以做成很小的这种火锅。
后来在东周、在秦汉时候,也还有一些发现,出土一些火锅的材料。
我们在西汉的时候,出土了很多青铜的器具,叫染炉、染杯,因为它上面就有铭文,说这个东西叫这个名字,上面是一个杯,这个杯平常是用来喝酒的。
实际上这还是一种涮锅子,是一种火锅。
染就是有涮的意思。
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烤肉串。
刚才我们已经看了一些图像,在汉代画像石里头,有一些烤肉串的图、一些场景。
但是我们现在发现的资料,又看到在中原汉代时候,这种烤肉串就相当流行了,在很多画像石上面,都看到这种场面。
下面,我们再看点心。
我们现在从考古来讲呢,发现比较早的证据就是唐代的,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唐代吐鲁番,新疆吐鲁番出的,这种花式点心几乎跟现在是一样的做法,它是用模子压下来的,然后再烤。
新疆因为它气候比较干燥,它保存条件比较好,所以像这些食物都能够还原样地保存下来,颜色都是一样的。
我还想多提一下的就是罐头问题。
罐头,我们知道是西方的发明,包括现在一些饮料都做成罐头样子。
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罐头可能还是比较早的。
在南方的楚墓里头,我们发现有一些陶罐密封得很好。
外头用泥啊,用一些密封的材料,它里面的食物保存还非常好。
后来,我还听说在辽墓,在其他一些墓里头发现了一些容器,也是密封很好,打开以后,里面的有些菜的颜色都还是青色的。
所以,说明我们古代的密封食物的技术还是很高的。
我认为,它就是古代的罐头。
好,这是考古出土的一些食物的证据。
最后,我们就看看这些食具。
从出土的这些食具,来复原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方法。
我们传统的食具,应该说是比较有特点的。
我们知道人类的进食方式,是可以划为三个比较大的集团:一个是手抓的,一个是用叉子叉食的,再一个就是用筷子来吃饭的。
用叉子的人,是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用手抓食的人是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是在东亚大部。
中国人主要是用筷子吃饭的,这个传统应该说是非常古老,我们是筷子的发明人,是主要的使用者。
实际上,我们不仅用筷子进食,我们还用勺子。
而且,还有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我们古代还用叉子。
先说勺子。
勺子的使用,应该说是最早的。
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已经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在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里头有很典型的骨勺子,用骨头做的。
在山东的沿海地区一些大汶口龙山文化居民里头,他们是用棒做的勺子,用棒,有一个勺子的形状,然后加一个柄就可以了。
但大量地都是用骨头做的餐勺,有很多勺子在史前的时候,他们在勺把上都钻了一个孔。
然后,勺子他是随身带的,可能就挂在腰里边,到吃饭的时候就拿出来用就行了。
勺子,应该是说历史最为悠久。
后来,筷子使用以后,它和筷子是配套使用的。
在我们的餐桌上,一般传统地都要摆上这两种餐具。
在河姆渡文化里头,就七千年前的餐勺非常讲究了,讲究的是用象牙做的,做成鸟的形状,非常精致。
最早的金勺子,是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里头出的,而且这个勺子是个漏勺,就是说它不是喝汤用的,它可能就是捞羹汤里头的干一点的肉吃的。
下面,我就讲中国的餐叉。
在距今四千年以前的餐叉,就是西北地区,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里头发现了一些这样的骨制的餐叉,是三齿状的。
这种餐叉,应该说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的这种餐叉形状,是非常接近的,大小也差不太多。
而且,这种餐叉的出土,它和勺子和骨刀,就是餐刀是三件配套的。
也很有趣,跟现在的西餐的餐具的配物是一样的。
这种餐叉到了商周以后还在使用。
在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里头也有出土,尤其是在战国墓里头。
其中,有一个墓里头出土了,有很多餐叉,有五十多件,这是在洛阳出土的,和铜器放在一起。
当然,从商代以后,餐叉它是变为两齿的,它跟最早的这种三齿不太一样,比较小巧一些。
餐叉,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随着西餐一起传到中国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西方人用餐叉的历史,他并不太长。
西方学者认为,西餐普遍用餐叉,是16世纪开始的,有的更早一点,顶多能推到公元10世纪,是拜占廷帝国时候开始的,也就是一千年左右的历史吧。
那么我们自己呢,餐叉历史是四千年。
筷子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是中国的,在饮食上是中国的国粹。
在我们的《周礼》上就记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就是说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你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
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证据呢,应该说能证明商代有了筷子,但是还可以往前提。
因为在殷墟出土了一座大墓里头出土了铜制的筷子头,它只是一个套头,铜做的。
然后上面要接上一个木杆,来做成一个完整的筷子。
当然,现在出土的时候,那木杆已经腐朽了。
最早的筷子应该是比较简单,后来就做成铜的,做成了金银的,甚至是还有玉的,但大量地使用的还是竹木制的。
我们现在发现最早的铜筷子,应该是属于春秋时代的,在云南的一座铜棺里头,发现有一双筷子。
另外,在安徽的贵池一座春秋墓里头发现了一双筷子。
这个筷子有圆的,有扁的,还没有像我们现在的一头圆一头方的这种筷子。
我们还要提到汉代画像石。
汉代画像石里头有很多使用筷子的场面,在他们的饭桌上,在他们的盘子、碗里头,都明确地放有筷子,它都刻画出来,比较生动。
其中,有一幅《孝子图》,他的儿子拿着筷子夹着一个食物送到他父亲的嘴里去,表示他的孝敬,表现了用筷子的场面。
在敦煌的一幅壁画上面,也是男男女女围坐在一起,在吃饭,大家每人面前除了一个勺子,还有一双筷子,这两大件,一件不能少。
在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里头,在这些夜宴的主人的餐桌上面,也放了有筷子。
不仔细看呢是看不出来,但是当时的画工是很仔细,是画了筷子的;而且是一个人一双,是画得很明确。
在其他的一些绘画的材料上,我们都能看到筷子的图像,它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把筷子作为餐桌上必备的一个餐具。
这应该是中国饮食文化一个文明的象征。
好,我今天要演讲的内容到此就结束了。
我自己并不是直接研究饮食文化的,只是从考古发现的这些资料,来看、来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这些精髓的地方,也有一些心得,出版了一些著作。
有兴趣,可以再共同切磋。
谢谢大家! ??--W--Y--C-------??-----D--J--Z--L--?? ??/s/WYC?? ??--W--Y--C-------??-----D--J--Z--L--??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更463〕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 作者:花花了》 〔更463〕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 作者:花花了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皇甫妙裴仙珏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诡异入侵,我反杀不过分吧? 作者:花花了 简介: ?? 更新时间:2025-04-14 00:54:09 ? 一自称玩家的不明生物入侵了世界,它们将地球作为游戏场地,展开一场争夺卡牌的游戏。风翎意外获得了一张名为母/
《《悍“夫”》作者:neleta》 《悍“夫”》作者:neleta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邵云安王石井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忘 忧 草 整 理,更 多 精彩小说,访问官网获取 《悍“夫”》作者:neleta 文案: 一场意外, 现代社会的高富帅变成了古代社会的男妻; 男妻也就罢了, 还是个带着俩拖油瓶的二手货; 二手货也就罢了, /
一觉醒来到了春秋时代的晋国,成为一名小领主。 晋国刚刚发生国君号召多家贵族一同消灭赵氏家族不久。 国内余波未平;国外动荡连连。 魂穿成为小贵族的吕武,决定在进击成为大领主之前,先用后世的知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而这是一个穿越者无论干什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发明家的时代! /
《我那长命的龙傲天丈夫by步今行》 我那长命的龙傲天丈夫by步今行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谢宴川陈明让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书名: 我那长命的龙傲天丈夫 作者: 步今行 简介: 许陶x谢宴川 脾气温和大美人alha攻x 英俊大佬上将oga受 1、许陶,一个除了脸,其他都平平无奇的alha。 大学毕业不久,他突然收到了联盟那位赫赫有名又位高权重的s级oga上将谢宴川的结婚请求,并附/
《【推荐by】【2.7w收藏】《查无此鸟》作者:苏二两(年下 狗血 掰弯 文盲夫夫)》 【推荐by】【27w收藏】《查无此鸟》作者:苏二两(年下 狗血 掰弯 文盲夫夫)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薛宝添二百块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 《查无此鸟》作者:苏二两 文案: 月黑风高,烟城有名的下作胚子薛宝添,风流场上的铁直,一着不慎,稀里糊涂被人攻了,醒来还被人往脸上拍了二百块! 工棚里/
《【首发热文】《大明镇国公主》朱予焕》 【首发热文】《大明镇国公主》朱予焕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朱予焕朱瞻基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第1章 朱予焕 【阅读前的建议】 由于明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伪史论泛滥,所以阅读正文前可以先看本段,如果你能接受,那么就可以开始看正文来浪费时间了~(阴谋论的丨,我看多了这玩意儿,很多人一开口我都知道你看的是谁的文章和视频) 针对阴谋论和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