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2/3)

文化、颜面含量都相当高。

商量下来的结果,黄一平作了部分妥协——给师母买了几块阳城地产的土印花布,几件真丝内衣。

印花布是那种完全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如今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衣也是百分之百的纯蚕丝,品质、价格相当高。

给方教授从古董市场上淘得一副上好云子,据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精品。

几样东西算下来,也有三万多块钱,仅云子一项就两万五千元。

“师生之间交往,轻重都不为过,就是早先孔圣人时代,也还经常向学生索要束修,学生也需要按时给老师进贡哩。

”拎着价值不菲的礼物,黄一平嘴上如此自嘲,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然而,等到在方教授家里坐了这半个多小时,黄一平才发觉自己过虑了。

草草打发走江南那几位,方教授过来接待黄一平,恰好方夫人也睡醒出来。

那方夫人已经不再是当年讲师夫人、小厂印刷工模样,穿金戴银、衣着华贵不说,说话口气、看人眼神也完全是一副名教授夫人派头。

黄一平赶紧向师母问好,并献上带来的衣物、布料。

方夫人接过那些布料、真丝衣服看了看,嘴上客气几下,表情却是有些不屑的意思。

黄一平猜想,师母可能没看出那几块的价值,就格外卖力介绍了一番这两种阳城特产。

未料,不介绍倒还好,一番介绍还没结束,师母干脆将衣、布扔下,照料那只宠物狗去了。

在师母面前讨了个没趣,黄一平再捧上那副云子,呈送到老师面前。

方教授取下近视镜,把那些棋子放在手心里一番摩挲,又用鼻子嗅了嗅,后又看了看装棋子的土陶罐子,淡淡地说:“原本倒是副不错的棋子,可惜流落乡野久了,有些脏了。

还有,装棋子的器物土俗了些。

”说着,进到里面房间,拿出一副品相明显更好的棋子,介绍说:“这副棋子也是明朝物品,却是清宫里流出,与你的这副相比,色泽、气息就纯洁许多,视觉感受、落盘声音和手感也有明显差别。

人家花五万淘来送我,你这副顶了天也就半价吧。

看来,你这历史系的高材生,得重新回来补补课喽。

” 黄一平脸上倏忽一热,与邝明达交换了一个惊奇的眼神,唯唯道:“是的,是的,还是老师慧眼识货。

” 又闲扯了些别的话题,方教授问:“有事找我?” “也没什么大事,今天主要是来看看老师。

毕业至今一直也没什么长进,都有些羞于再进师门了。

另外,我们市长有篇小文章要请老师点拨一下,今天忘记带来,过两天我专程再来向老师请教。

”黄一平回答。

“唔,最好提前几天预约。

我现在很忙。

”方教授还算客气,没有拒绝。

两人告辞出来,邝明达问:“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黄一平长叹一声:“唉,都说大学校园封闭、保守,是当今物欲社会的一块净土,一方桃花园,全是胡扯!” “文章提纲怎不先拿给他看看?”邝明达又问。

“你看现在方教授夫妇这样的派头,我们带的那点东西能派上什么用场?眼药不上足,提纲仓促拿出来,万一卡壳了,底下的结就难解了。

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再准备些东西,从长计议吧!”黄一平说。

25 回到阳城,黄一平赶紧联系当年同学,四处打听方教授现在的行情、喜好。

这一打听,不禁大吃一惊。

如今的方教授果然了得——身为N大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又是省人大常委,更兼省委专门聘请的理论顾问,竟是学术、政界两头都当红的重量级人物。

原来,黄一平毕业之后,学校曾经选派方教授到北京某院进修一年,其间有篇论文在国内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多项大奖,论文的两位指导老师中,一位是北京高层要人某某,另一位便是时任某院副院长的省委龚书记。

以此为机缘,方教授巧妙把这段经历包装、炒作一番,迅速取得巨大成效。

缘于此,如今的方教授,在省内学界风光无限,学校内外的那些专业职务暂且不谈,光是城市决策顾问、咨询专家之类的头衔就有一大堆,经常在各种政治圈子里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挂名费、出场费就是一笔令人瞠目的数额。

现在,教授除在省城坐拥两三套豪宅外,据说在太湖、天目湖等风景区也都置有高档别墅。

这一来,黄一平自然就对方教授的价码明白了八九分。

根据众同学提供的有关信息,说是方教授近年也热衷于各种收藏,邝明达不惜代价搞来一幅清朝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山水扇面,外加一套名家制作的宜兴极品紫砂。

黄一平对这些不内行,冯市长也不放心真伪,邝明达却拍着胸脯保证:只要那教授果真是行家,一准马到成功“速必杀”! 东西准备妥当,黄一平与邝明达再次登门拜访方教授。

方教授乍见当年弟子拎只不起眼的布袋再度登门,本来还是有些冷淡,可一见陆续掏出的两样东西,马上眼睛瞪得铜铃般圆,目光放电一样明亮,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尤其是那幅李方膺的山水扇面,经过方教授反复查验证实不是假货,更是令他爱不释手,连声说:“宝物,宝物,真是宝物!” 趁着老师高兴,黄一平这才把阳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开岭的情况作了介绍,又把这篇文章对其升迁的重要意义作了如实阐述,自然也将冯市长升迁与自己个人前途的密切关系,于羞羞答答间透露一二。

侠肝义胆的方教授本已是半个官场中人,哪里需要学生啰里啰嗦说这么许多,当即桌子一拍,道:“行啦,这事我来帮你办,既然事关一个城市市长的命运,自然也就事关一座城市数百万人的未来。

学生的事情,老师不来帮助,那岂不是辱没了师长这个称呼?何为师者?传道、释疑、解惑、救难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

” 方教授看了黄一平与冯开岭共同商定的文章主题与写作提纲,当即表示分量不够,站位不高。

原定的那个题目《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记忆——兼谈城市规划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功能与作用》决定放弃,改为《保持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以建设文化大省的宏大气势统领城市规划和建设》。

几个小标题也当场重新敲定下来,一切围绕省委龚书记的核心思路与最新意图,又符合作者当前职责与未来身份,贴近实际且具宏观指导性,大气而不逾越。

方教授嘱咐黄一平回去写作时,多从网上搜索一些省委龚书记近期的重要讲话,同时开列了一些需要借鉴的理论文献。

临别,方教授还拍了拍学生肩膀,亲昵地说:“一平,写这么大块的文章,所费精力很大。

若是写出真功,肯定会耗费大量心血,最终好似生一场大病哩。

你要辛苦了,别忘记注意休息!” “谢谢老师!”黄一平听了很感动,眼睛立马就有些湿润。

老师毕竟写惯文章,又是师长辈人,不仅知道写作中的种种甘苦,而且也非常疼爱学生。

回到阳城,每每坐到电脑前,想起方教授关切的话语与神情,黄一平依然感动不已。

他想,自己当秘书十几年,帮领导写的各种文稿没有上万,也有数千,堆积起来早已不知几多等同身高,身心所受煎熬更是苦不堪言,可是从来也没有哪个领导会说出过这样的话啊! 平心而论,写文章确是秘书的一大苦差。

但凡做过秘书的人都有体会,一个好的秘书,三分靠腿、七分靠笔,最难最苦便是帮领导操笔为文。

当今官场,不论机关大小,领导的报告、讲话以及发表、出版的署名文稿,不仅多如牛毛,而且多为秘书代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过去若干年,工农干部当家那会儿,别看很多领导肚子里墨水不多,平时也很少有时间读书看报吸收新知识,可即席讲起话作起报告来,照样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现在的领导,虽说大多科班出身,很多是拿着硕士、博士的文凭,按说水平已经不是当年那些工农出身的土八路能比,写些讲话、报告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一个个却不肯自己动手。

领导讲话、写作水平的高低,无外乎看其摊了个怎样的秘书。

而且,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会议越来越多,大会小会都要请领导发表重要指示,讲起来还不能短;另一方面,很多领导一窝蜂地奔了学历、文凭之后,为了显示其才能,又都喜欢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宏文或出版专著,而他们往往又都遗传了孔圣人述而不作的传统,习惯于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就苦了那些小秘书。

跟在领导后边,秘书们整天忙的就是个写,大材料接着小报告,你写得再快,还能有领导念得快吗?还能有印刷机转动快吗?不写死你才怪!黄一平以前跟的那个魏副市长,原本是业务干部出身,肚子里有货色不假,却不善于当众表达,不论在什么场合讲话,无一例外要念稿子,有时人一多,还会念得结结巴巴,因此,最终给人的印象不是市长念得有问题,而是黄一平这个秘书写得有毛病。

现在跟着冯开岭,有些小的会议讲话固然不需要稿子,即席发挥就行了,可只要是书面材料,要求就不低,反复修改打磨更是常事。

黄一平的起早贪黑,也就不足为怪了。

记得四年前准备升常务那会儿,冯市长决定出版一本专著,主题是沿江农业产品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洋洋二十五万字,冯市长定了思路与提纲,内容全部由黄一平操刀,却只给了两个多月的写作时间。

那段日子,黄一平白天跟在冯市长身边处理日常事务,只有每天夜里开夜车,查资料、找事例、核数据,全靠一个人忙乎,还不能对任何外人言苦。

为赶进度,黄一平几乎夜夜都要熬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搞得眼睛里布满血丝,嘴上燎起一圈大泡。

后来,由于疲劳与紧张过度,他持续多日低烧,心跳明显加速,还有少量便血。

无奈,只好让汪若虹从医院拿了药回来,一边输液一边工作,最终也没好意思告诉冯市长。

写到中途的时候,他也曾经感觉心力交瘁、难以为继,可是,他又反复强打精神,告诫、激励自己:“黄一平啊黄一平,你现在查阅的每一篇资料,写下的每一个文字、标点,都是关乎冯市长能否顺利坐上政府二号宝座的大事,也是关乎你自己锦绣前程的大事,就是再苦再累,你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最后,书稿写好交到冯市长手上,也只得到两个字评价:不错。

26 按照方教授确定的题目与思路,黄一平花了整整半个月时间,熬掉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终于以瘦掉四五斤的代价,写出文章初稿。

冯市长反复看过几遍,改了一些文字,嘱咐黄一平还是送到省城,一切交由方教授修改、审定。

“带上邝明达,方教授那儿不妨再加把力气。

”冯市长叮嘱道。

黄一平会意,又携邝明达三度来到方教授府上。

这次进了门,黄一平先奔师母那儿。

他从包里掏出一只精美的首饰盒子,打开了,是一条镶了钻石的项链,双手呈上,恭敬道:“记得师母马上过生日,今年应该是六十大寿,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 方夫人也不客气,接过项链小心戴上,对着身边的镜子左照右看,刚刚还神情慵懒的脸上马上如盛开的秋菊一般堆满笑意,连声呼喊方教授:“老头子,老头子,赶快过来!” 方教授应声过来,拿了项链看了两眼,并无过多惊喜。

黄一平马上递上发票,说:“在第一百货买的,如果不合适,说好包退包换。

” 发票在教授夫妇手上传递一遍,两人神色立时多了庄重。

黄一平知道,原本不太起眼的物件,有了这八万元标价的发票,也足以让他们忽然手感一沉了。

“中午过来,怎么不来家里吃饭?”方夫人悄悄收起项链与发票,嗔怪道。

“怕影响老师、师母午睡,所以没有打扰。

”黄一平回答。

“没事的,以后到了省城不要客气,还把这里当家。

”方夫人以长者口气吩咐说。

“一定,一定。

以后我会经常来看老师和师母,专挑吃饭时候来。

”黄一平尽量显得随便而亲热。

“来吧,说说你们市长那个稿子。

工作第一嘛。

”方教授进到书房招呼弟子。

黄一平赶紧进去,从包里掏出那篇冯开岭的署名文章,恭敬地摊放在方教授面前,一个看,一个等,师生二人再无多话。

进入状态了的方教授,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文章,一边用红水笔在文稿上做着标记,不时还念念有词,目光里复归学者的严谨与专注。

一旁的师母,以无比虔诚的眼神看着教授,悄悄与黄一平耳语道:“你老师一般不轻易动笔,只有他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才会这样认真。

看来十多年不见面,他还是很喜欢你这个得意弟子的哦。

” 黄一平频频点头称是,同时努力在脸上作出感激状。

其实他心里非常明白,要不是后来那套紫砂壶和李方膺的山水扇面,外加今天的这根项链,哪里会有如此效果! 方教授花了足有一个多小时,才看完那篇将近两万字的文章。

稿纸的空白处,做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号,也有些提示性关键词。

看得出,老师的态度相当认真。

“总体不错。

”方教授的这句话,足以让黄一平欢欣鼓舞了。

“可是——”方教授的风格还是没变,十几年前就这样,先肯定后否定,有时抑是为了扬,有时扬则为了抑,关键是看后边有无否定之否定。

对于一个哲学教授而言,只要他的最后结论没出来,千万不要轻易欣喜或失望。

黄一平知道,眼下对他来说,“可是”后边的评价,才最重要、也最具实质意义。

黄一平掏出本子,准备洗耳恭听、认真记录。

缘于情绪大好的原因,方教授面对黄一平与邝明达,就像当年站在偌大阶梯教室里那样,声音宏亮,目光如炬,讲到兴起不仅口若悬河,而且站起身来,配以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

从标题到观点,到其中引用的例子、数据,都一一提出修改、补充、完善的意见。

不是从学术角度,而是从政治角度;不是单纯就文章说文章,而是抛开文章本身,有时站在一个地级市长的中观角度,有时又站在省委龚书记的宏观立场,甚至完全模拟龚书记的眼光与口吻。

从老师的侃侃而谈中,黄一平看到十几年来,政治与时世是如何改变着一个大学老师,使之远离了象牙之塔,彻底落入了滚滚红尘。

也因此,书斋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传统意义上的书斋,而是和时世、政治完全粘合成一体了。

“突出阳城是不错,可文章是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又是理论文章,就不能太过拘泥于本地,视角不能太狭小,否则就没有高度,不具全局性。

试想,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市长,其文章应当与他的胸怀、视野相仿佛,大气磅礴,高瞻远瞩。

” “知道龚书记来省里几年了?三年半。

这个时间概念对这篇文章意义极大。

你是在政界上走的人,应该懂得这个意义吧?所谓政治家,其实不在于他脑子里装了多少政治书籍,也不在于他口头上挂着多少政治术语,而恰恰在于细节问题上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敏锐与眼光。

我刚才说的这个三年半,看似一个细小数据,却蕴含着重大的政治含量,弄不好就会因小失大。

因此,这篇文章里,但凡涉及全省层面的东西,如果是肯定正面,尽量选择近三年半以来的数据、事例作论据,反面的例证则应避开这个时段,否则,就容易出问题犯错误。

” “阳城以外的地方,也不是随意选择。

江南那几个发达城市固然不错,可未必就一定要找那些全省最好的典型。

写文章选事例,只是为了说明、佐证论点,不是表扬先进。

为什么不选北边的A市、T县呢?呵呵,这里面可大有学问了。

A市虽然是本省的一个落后地区,经济总量还不及江南一个县,与阳城也有很大差距,可那是省委的一个联系点,也是龚书记亲自抓的一个跨越式发展典型,那里不写你还写哪里?!还有那个T县,则是龚书记的老家,他又是从那里起步走上政坛的,也可以多引用一些那里的素材嘛。

你看看人家省报,一年里有那么多头条是A市与T县,说明办报的人政治上成熟嘛。

” …… 黄一平写了十几年文章,嘴上不敢张扬,内心里却自认是一个高手,在阳城市级机关里也算数得着的笔杆子。

方才听了老师一席话,他才终于见识什么叫小巫见大巫,什么叫高人面前相形见绌,什么才是真正的文章大家。

黄一平感觉到,老师讲话时的神采风流,还隐约是当年课堂上那个年轻的讲师,有些当年棋盘上你厮我杀相互不肯谦让的风采。

可是,老师讲的这些内容,却已经完全远离了课堂,远离了棋盘,也远离了自己的记忆。

“要不,我把文章带回去,再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一下?”黄一平征询老师意见,同时悄悄把一只信封塞到稿纸底下。

其实,那个信封原本是黄一平、邝明达手里的一支预备队,用来相机行事。

可是,方教授这一通知心贴肺的点拨,已经让黄一平如痴如醉,也令邝明达兴奋不已。

两人交换一下目光,黄一平就毫不犹豫掏出信封。

方教授赶紧把信封抽出来,下意识地掂了掂,复又还给黄一平,说:“这个就不必了,棋子、扇面一类属于玩物,不存在贿与不贿的问题,钞票就不同了,拿不上桌面,也俗了。

” 黄一平一时就难住了,不知老师是掂着信封太薄,感觉嫌少,还是出于谨慎自律或考虑师生关系,真的不收。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意思,不过区区一万欧元,给你以后出国时买点小东西,就算我们两个在您这儿的听课费吧。

”坐在一旁的邝明达倒是见多识广,颇多机智,马上笑着插言,并示意黄一平再把信封塞回到教授手里。

教授眼里有亮光一闪,愣了片刻,果断接过信封,笑说:“恭敬不如从命。

既然是学生孝敬老师,不收恐怕不合情理。

呵呵,还是一平懂事,凡事考虑得仔细。

” 闻声而来的方夫人,眼睛早就笑得眯成一条丝线,用肉嘟嘟的手在黄一平肩上拍了又拍,说:“那还用说嘛,这么多学生里数一平最懂事,以后要经常来啊。

” 方教授看了一眼夫人手上的信封,沉吟一下,说:“算了,这篇文章你放下不用管了,让我那几个研究生代劳吧,反正他们也是闲着。

” 黄一平顿觉“咚”的一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下来,方教授主动问起文章发表方面的事宜。

《理论前沿》是省委机关刊物,在全省的权威无人能敌,杨副秘书长已经同意下期挂帅,方教授自然是满意的。

可是,方教授不满意的是,黄一平与冯开岭他们仅仅只是希望文章发表一下,就算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

“NO!NO!NO!”方教授居然使用起他不熟悉的英语。

那怪异的发音与表情,黄一平在家和女儿小萌游戏时也经常会玩到。

“这篇文章要想让龚书记看到,引起他足够的重视,那很简单。

发表后,我只要给龚书记打个电话、递张便条,或者干脆带着刊物上他办公室跑一趟就行了。

可是,仅仅做到这些,就太可惜了这篇文章。

为什么不让文章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大的反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我真不是自恋狂[修真]

风流善撩入魔攻×易炸腹黑正道受;;;;柳泽元在山洞里睡了一觉,莫名其妙就回到一百年前,见到了一百年前的自己。;;;;那时的他还用着师门给取的名字,叫时卿,是个勤勤恳恳... /

娶个天师做老婆

被女汉子倒追,无奈啊,更无奈的是,女汉子还是漂亮可爱的小萝莉。 普通大学生,年轻的古董保养师刘易阳意外的得到了上古神器传承,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神器传承者的身份,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潮热雨季未解之谜》(精校版全本)作者:番大王

《《潮热雨季未解之谜》(精校版全本)作者:番大王》 《潮热雨季未解之谜》(精校版全本)作者:番大王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林诗兰谭子恒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  《潮热雨季未解之谜》作者:番大王 文案: 【你发过誓吗?你相信誓言会应验吗?】 四年前,洪灾中幸存的我,遗忘了我的誓言; 此后,每逢雨季的几个月,我都能再度看见灾难前的村庄和死去人们。 这怪象纠缠我,令我失去了生活,迷失/

《穿越后把5t5当奇犽代餐了》作者:金子衿

《《穿越后把5t5当奇犽代餐了》作者:金子衿》 《穿越后把5t5当奇犽代餐了》作者:金子衿小说全文番外_五条悟妮妮《穿越后把5t5当奇犽代餐了》作者:金子衿,?  穿越后把5t5当奇犽代餐了 作者:金子衿 简介: 【带带预收《最强们的白月光》】 【被咒回261话刀的怜爱小悟了,有空给小悟补甜甜的福利番外qaq】 我喜欢奇犽。 他是我的光,是我的全世界。 /

温水鲸鱼

纯情的病娇白切黑纹身攻x长雀斑的善良天然笨蛋受 温景焕x晏安鱼 晏安鱼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上大学,碰到了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他是宠物医院的助理,也是学校的优秀研究生。 他收养晏安鱼捡到的流浪猫,给他做甜点,送他零食和玩偶,请他吃好吃的,陪他参加学校晚会表演的选拔,邀请缺钱的晏安鱼和自己合租。 晏安鱼一直遭受霸凌,这是他第一次有了朋友。他逐渐敞开心扉,安心地向他人展现自己的善良。 但这个人也有奇/

素女寻仙

关于素女寻仙:一个平凡的袋子,一个能隐身的面具,将现代女张萧晗的灵魂带到了一个修真世界里。既来之,则安之,张萧晗耸耸肩,准备白手起家。可是,怎么那么多...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