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节(1/3)

大家知道,他说的是事实。

但事实归事实,问题归问题。

归根结底,总不能让农民去走资本主义道路吧? 冯世宽的激动情绪也平息了一些。

他沉吟了一会,说:“你们先谈着,让我打个电话,把双水村的情况向地区领导汇报一下,看上级有什么指示……”说完他就出去了。

一刻钟以后,冯世宽回到了会议室。

他向常委们传达了地区革委会主任苗凯同志的指示:坚决制止! 这是“终审判决”。

大家都再不言语了。

常委会决定:立刻通知石圪节公社,坚决制止双水村的资本主义复辟倾向。

对于当事人孙少安,因其计划在事实上还没有实行,不予处分;但责成公社通过适当的方式,严肃批评教育这位生产队长。

另外,针对这种新出现的问题,县革委会要立即专门发一个文件……这也许是整个黄土高原农村的第一次自发性改革尝试——在短短的时间里就以失败而结束了!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四章 一九七八年初,临近春节的时候,原西县革委会主任冯世宽,因为领导原西县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做出显著成绩,被提拔到了黄原地区,任了地区革委会副主任。

与此同时,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也被调回了地区,另行分配工作。

本来,地区革委会主任苗凯准备把这位他很不满意的人,调到地区防疫站去任副主任,但地区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主任呼正文提出不同意见。

呼副主任指出,把一位很有能力的同志这样使用显然是不适当的,会引起各方面的反应。

其他几位地区常委也都支持老呼的看法。

苗凯只好不再坚持把田福军打发到防疫站。

但他暂时也不准备安排田福军的工作,指示组织部门把他调回地区浮存一段时间再考虑任用。

这样,三把手李登云同志就擢升为原西县的一把手了。

这个任用在原西县的干部们中间引起一片哗然。

当然,冯世宽的提升是预料之中的事。

但大家没想到,竟然不是田福军,而是李登云接替冯世宽任了原西县革委会的主任。

大部分干部认为,论水平,论作风,论品质,不管论什么,田福军都在冯世宽之上;他即使不被提拔当地区领导,最起码也应该让他当原西县的一把手。

李登云无论如何比不上田福军。

而更叫人莫名其妙的是。

福军调回地区还暂时浮存着,不给安排工作! 在县上的两个主要领导调出后,石圪节公社主任白明川和柳岔公社主任周文龙,波增补提升为原西县革委会的副主任。

这两个人的同时提升,是县领导班子中两种力量斗争或者说是调和的结果。

紧接着,两社原来的副主任徐治功和刘志祥,分别担任了本公社的正主任。

石圪节公社原文书、孙少安的同学刘根民也提拔成了公社的副主任。

总之,春节前后,原西县上上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田福军完全明白他自己目前的处境。

他难受的倒并不是职务高低,而是将在一段时间里,他没有什么事可干——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啊!他知道苗凯同志对他不感兴趣,什么时候给他安排工作,还很难说。

那么,他就这样无所事事地闲呆下去吗? 这时候,他想起了他的老上级石钟同志。

老石文革前是省农工部部长,现在任省革委会副主任。

他和老石相识多年,他是很了解他的。

田福军于是很快给老石写了一封信,含蓄地告诉了他目前的情况。

他在信中向老石提出,看省上有没有什么临时性的工作,他可以在自己浮存的这段时间里帮忙去做。

双水村的秧歌是全石圪节公社最有名的。

在这个秧歌传统深厚的村庄里,大人娃娃谁都能上场来几下。

往年,一进入冬天,这个村就为正月里闹秧歌而忙起来了。

所有的家户都在准备招待秧歌队来为自家“转院”时的吃食;每一家都要借此机会来夸耀自己的“门户”好。

有的家庭,仅仅因为一回秧歌招待得好,来年就有好多人家给说媳妇。

因此,就是光景最破败的家庭,也要省吃节用,把那些红枣呀,瓜子呀,核桃呀,挑最好的留下来,准备撑这一回门面。

一旦进入正月,双水村的人就象着了魔似的,卷入到这欢乐的浪潮中去了。

有的秧歌迷甚至娃娃发烧都丢下不管,只顾自己红火热闹。

人们牛马般劳动一年,似乎就是为了能快乐这么几天的。

但文化革命一开始,闹秧歌就作为“四旧”而被禁止了。

打坝修梯田代替了这传统的节日。

那些年提倡“吃罢饺子就大干”,人们在正月初一就被赶上农田基建工地。

可以想来,这些年里,双水村人在一个正月,那情绪是多么灰啊!那胳膊腿是多么痒痒啊!伞头田五急得没办法,常常在工地上以锨代伞唱上几段,众人就一边劳动,一边给他呼应。

过去的十来个春节,对于双水村来说,那不是过年,而是过晦气。

好!现在政策松动了,双水村的人就立刻把熄灭多年的红火又扇起来了;双水村的火一起来,石圪节公社所有村庄的火都烧起来了!公社和县上除不拒挡,还支持农民恢复这传统的红火热闹。

仅就这一点,庄稼人也感到象死去的田二常嘟囔的:世事要变了……双水村不仅恢复了闹秧歌,还象往年一样恢复了正月十五晚上“转灯”的传统。

已经约定,这一天,石圪节村、罐子村、下山村等五六个村庄的秧歌队,都要来双水村“打彩门”,转九曲……现在,双水村的人分别集中在村里的两三个“中心”忙碌着。

在田家圪崂这面的大队部,以田福堂为首的几个人正进行闹秧歌的总料理。

福堂已经披上了他那件狐皮领子大氅,戴上了栽绒火车头棉帽,布置接待外村秧歌队的具体事宜。

聚在这里的除过福堂,再没有队里的其他领导,而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

在此种事上,这些穿戴齐整的老汉成了领导人和权威。

几家秧歌队凑到一起,礼节如同国家元首互访一样繁多;稍不周到,就可能酿成战争。

因此这些威严的老者象美国联帮法院的最高法官,随时准备负责仲裁和解释“法规”。

在庙坪枣林前面的一个大空场地上,金俊山、孙少安、金俊武、田福高和金光亮等人正负责栽灯。

地上摆满了高梁杆和萝卜做成的灯盏。

最大的人群中心在金家湾那面的小学院子里——大秧歌队正在这里排练。

全村所有闹秧歌的人才和把式都集中在这地方。

婆姨女子,穿戴得花红柳绿;老汉后生,打扮得齐齐整整。

秧歌队男女两排,妇女一律粉袄绿裤,长彩带缠腰,手着扇子两把;男人统一上黑下蓝,头上包着白羊肚子毛巾。

随着锣鼓点,这些人就满院子翩翩起舞。

伞头当然是田五,此人唱秧歌闻名全原西县,五十年代还去黄原参加过汇演;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但石圪节其它村庄与他相匹敌的伞头也不乏其人。

伞头极其重要,往往能反映一个村的秧歌水平。

此刻,在小学的教室里,另外一些人正在排练小戏。

演员有少平、金成、姚淑芳、润生、银花、海民、金富、金强、田平娃、兰香、金秀等人。

金波已从黄原赶回来,正负责“五音”班子。

金波笛子、二胡、手风琴都能来。

孙玉亭和金光辉吹管子;光辉他二哥金光明拉板胡。

小戏算是“阳春白雪”,大秧歌完了,就看这些节日撑台呢。

这时候,我们的玉亭同志也临时放弃了阶级立场,和地主的两个儿子坐在了一条板凳上闹“五音”。

排戏休息的时候,大队会计田海民嬉笑着对孙玉亭说:“玉亭叔,你的头发以后再不用我理了吧?” 这句话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原来,这话里有话:不久前,王彩娥在她妈的主持下,改嫁到了石圪节,和胖理发师胡得禄结婚了。

在大家的哄笑声中,金富两兄弟和孙家的人都十分难堪。

好在这种红火时候;人们谁也不计较这种露骨的玩笑。

双水村大秧歌和小戏的总导演是孙少平。

他在高中时就是全县出名的“把式”,还到黄原讲过故事,因此理所当然由他来指拨大家了。

少平此刻跑出跑里,一会在教室排戏,一会又去院子指导大秧歌,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王爷请自重

文案;;;;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年,以演技著称的三线小明星温如意穿越成了个王府小妾。;;;;定王爷是出了名的残暴,在王府的头几年,温如意心里想的都是如何从那位主身上多... /

战损雌虫被疯批雄主养娇了

雌虫因战败沦落为奴,初见时衣衫破碎满身伤痕,一头银发黏满血污,那双雾绿色的眼眸却暗如星辰,无比沉静。;;;;那天,意外替代了他雄主的男人望着他那双漂亮眼眸,给... /

《娇养权臣后,我成了女主克星》林予笙

《《娇养权臣后,我成了女主克星》林予笙》 《娇养权臣后,我成了女主克星》林予笙小说全文番外_林予笙东方氏《娇养权臣后,我成了女主克星》林予笙, 娇养权臣后,我成了女主克星 作者:时书瑞 简介: 一朝穿书,林予笙成了侯府失散在外的真千金,男女主虐恋情深的一环,作死的女配一枚。 /

你居然想睡我(1v2)

路边的男人,是不能随便捡的!12 兄弟盖饭... /

为你认真且怂

晋江217-12-21完结;;;;总书评数:451 当前被收藏数:138;;;;文案;;;;太极女宗师煤老板。;;;;肖骜的口头禅是:一个个儿的都是饭桶!光知道吃饭拉屎!屁事儿都干不了!都给老... /

玉儿的初养成

变态抖男主将天真貌美的玉儿慢慢调教成他的专属小母狗的故事只是主人驯养宠物,宠物也在改变着主人……关键词:养成/调教/提示:涉及滴蜡/笼养/鞭打/排泄...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
0.0718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