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戌初(3/3)

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刚才非要我跟着,现在又要甩开?”她倔强地把马头一拨。

张小敬只得苦笑着答应。

于是他跟檀棋两人两马先走,其他人绕行。

至于那个跟在屁股后面的伊斯执事,张小敬的意思是不必理睬,爱跟着就跟,跟丢了活该。

计议既定,车夫把马车掉头,一路向南而去。

张小敬和檀棋则从马上下来,把缰绳在手腕上扣上几圈。

这两匹马没有玳瑁抹额,不能在朱雀大道上奔驰。

何况现在大道上人数太多,骑马还不如牵马走得快些。

于是两人就这么并肩牵着两匹马,努力地挤过重重人群。

四周烛影彩灯,琴鼓喧嚣,不时还有剪碎的春胜与花钱抛去半空,又徐徐落下,引起阵阵惊呼。

整条大道上洋溢着脂粉味、臭汗味与几千支蜡烛的香腻味,浓郁欲滴,熏得观者陶陶然。

这两人两马,默然前行,与兴奋的人群显得格格不入。

在人群里穿行的张小敬,收敛起了杀气和凶气,低调得像是不存在似的。

有好几次,兴奋的游人撞到他身上,才发现这里还有个人。

檀棋几次侧过脸去,想对张小敬说点什么,可又不知该说什么。

登徒子、死囚犯、凶神阎罗、不肯让女人代死的君子、酷吏、干员、游侠……此前短短几个时辰,檀棋已经见识到了张小敬的许多面孔,可她对这个人仍旧难以把握。

如今这杂乱的人潮,反倒如潺潺溪水一般,洗褪了张小敬身上那些浮夸油彩,露出本来的质地。

檀棋的脑海里,凝练出两个字:寂寞。

张小敬的身影十分落寞。

周围越是热闹,这落寞感就越强。

他穿行于这人间最繁华最旺盛的地方,却仿佛与周遭分别置身于两幅画内,虽相距咫尺,却永不相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公子距离这尘世更远。

她这么想着,头也不知不觉垂下来,背手牵着缰绳,轻声地哼起牧护歌来。

歌声萦萦绕绕,不离两人身边。

声音虽低,却始终不曾被外面的喧腾淹没。

这是岐山一带乡民祭神后饮福酒时的助兴调子,虽近俚俗,却自有一番真意。

公子曾说,此歌韵律是上古传下来,上可映月,下可通达初心,大雅若俗,今人不知罢了。

此时天上明月高悬中天,浑圆皎洁,散着清冷的光芒。

檀棋相信,那月亮已生感应,只是不知能通达到哪些人的初心中去。

且唱且走,檀棋忽然发现,张小敬牵着缰绳前行,那粗大的手指却轻叩着辔头上的铜环,恰好与牧护歌节拍相合。

他的动作很隐秘,似乎不好意思让人发现。

檀棋轻轻一笑,也不说破,继续哼着。

两个人很有默契地一唱一拍,就这么穿过喧嚣人群。

张小敬的步态,似乎轻松了一些。

两人足足花了半刻时间,才挤出人群。

檀棋看到兴道坊的坊墙时,如释重负,忍不住叹道:“如果望楼还在就好了,至少能提前告诉我们,哪里不堵。

” 自从靖安司遭到袭击后,整个望楼体系都停止了运作。

其实绝大部分望楼还在运作,只是没有大望楼居中协调,它们不过是些分散的望楼罢了,捏不成一体。

没有了长安城消息的实时更新,这让靖安司的人备感不便。

想到这里,檀棋朝光德坊回眸望去,眼神里又涌出浓浓的担忧。

她选了前去平康里,她相信公子易地处之,也会这么选,可忧虑这种情绪,可没法控制。

张小敬忽然勒住了坐骑,转头对檀棋咧嘴笑道:“你提醒了我,我来给你变个戏法吧。

”檀棋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这个。

张小敬从马匹旁边的褡袋里取出一张叠好的紫灯笼。

他把灯笼重新拉撑起来,点亮,然后把一根折成三折的长竹竿重新展开,高高挑起灯笼。

檀棋有点莫名其妙。

这一套装备,是靖安司的外勤人员在夜间与望楼通信用的,眼下大望楼已灭,用这个传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张小敬挑起紫灯笼,有规律地上下摆动,时而遮掩,时而放高。

檀棋对这一套灯语不很熟悉,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张小敬却把食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让她等着看。

过不多时,兴道坊的望楼亮起了紫灯笼,闪过数次,似乎收到了张小敬的消息。

随即南边的开化坊望楼,也亮起了紫灯笼,闪动频次与兴道坊类似。

张小敬继续晃动着灯笼,远处光禄坊、殖业坊也纷纷做出回应。

过不多时,安仁、丰乐、务本、崇义……周围远近诸坊的望楼,都陆陆续续苏醒过来,紫灯明灭闪烁,很快连缀成一片,都呼应着张小敬的动作。

那番景象,就好像天师禳星似的。

张小敬把挑着紫灯的竹竿,插在马背后的扣带上,这才对檀棋说道:“现在望楼体系恢复运作了。

只不过它们的中心不是光德坊大望楼,而是我。

”说到这里,他跷起左手大拇指,在自己胸口点了点。

“我现在,就是靖安司的中枢所在。

” 檀棋瞪大了眼睛,这还真是比变戏法还神奇。

为什么他这么容易就接管了望楼,成了级别最高的指挥者? 张小敬重新上马,马匹身子一颤,连带着屁股后那高高挑起的紫灯抖了几抖。

“别忘了,李司丞在申初授过我假节望楼的权限,这个命令可从来没撤销过。

” 姚汝能递过一杯水,闻染接过去浅浅喝了一口,觉得水中也满是烟火之味。

姚汝能歉然道:“抱歉,几处水井都人满为患,只能再等等了。

”闻染苦笑道:“能活下来就好,又怎么能挑拣呢?” 甘守诚走了以后,他们无处可去,只得继续待在药铺子里。

外头依旧忙乱,就连崔器的尸身,都来不及收殓,暂时还停在旁边的门板上。

“我能不能回家?”闻染可怜巴巴地问。

她从今天中午开始,就再没碰到过好事,被人捉来运去,没个消停时候,精神实在是疲惫不堪。

姚汝能比了个道歉的手势:“抱歉,不成,李司丞让我把你关起来,还没有释放的命令。

”他又怕闻染误会,连忙又解释道:“现在外面可不太平,还是待在这里最安全。

” “因为这里已经烧过了?”闻染反问。

“呃……”姚汝能毫无防备被噎了一下。

闻染扑哧笑了一声,忽然注意到,姚汝能肩头的伤口只用块破布潦草一裹,歪歪扭扭的,便招呼他坐下。

她低头从自己的裙摆下缘撕了一条布,重新细细给他包扎起来。

闻染的葱白手指灵巧地摆弄着布条,姚汝能闻到阵阵幽香传入鼻子,连忙把头低下去。

他心想,原来张都尉循着这样的香气,才找到这姑娘的。

这香味初闻淡泊,却弥久不散,以后用作公门追贼,倒是方便得紧。

唉,不知张都尉和檀棋姑娘听到靖安司遇袭的消息,会是什么反应?阙勒霍多查得如何? 他想到这里,忽然想到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便随口问道:“你和张都……呃,张小敬都尉怎么称呼?” 闻染一边专心致志地处理着伤口,轻声答道:“他是我的恩公。

” “他救过你?” 闻染的脸上浮现出沉痛之色:“岂止救过……他为了我们闻家,把命都搭上了。

”姚汝能一惊,怎么他判死刑是这个原因?檀棋不是说因为杀了县尉吗? 现在左右无事,闻染便娓娓说来。

原来张小敬和闻染的父亲闻无忌,在西域当兵时同为战友。

当年死守烽燧城幸存下来的三个士兵里,闻无忌也是其中一个。

他救过张小敬一命,为此还丢了一条腿。

烽燧之围解除后,闻无忌无法继续当兵,便选择了退伍。

他带着女儿与都护府的赏赐,来长安城里开了个香铺,日子过得不错。

后来张小敬做了万年县的不良帅,两个老战友有过命的交情,更是时时照拂。

去年十月,恰好是张小敬前往外地出差,闻记香铺忽然接到虞部的通知,朝廷要为小勃律来使兴建一座宾馆,地址就选在敦义坊。

虞部开出的价码极低,闻无忌自然不干,坚持不搬。

不料夜里突然来了一群蒙着面的浮浪少年,手持大棒闯入铺里,乱砸乱打,闻无忌出来与之理论,竟被活活打死。

闻染也险遭强暴,幸亏她机警顽强,觑到个空隙逃了出去。

闻染本想去报官,正赶上县尉亲自带队夜巡,一口咬定她犯夜,给抓了起来。

她百般哭诉,却无人理睬,一直被关在深牢之中。

没过多久,外头递进一份状书,让她供述父亲勾结盗匪,分赃不均而被殴死,香料铺子就是用贼赃所购。

若她不肯画押,就要被变卖为奴。

闻染听了以后,坚决不肯,结果几个狱卒过来按住她,硬是在状书上按了一个手印。

她心里彻底绝望,曾几度想过要自杀。

过了几天,忽然她被放了出来。

闻染出来一打听,才知道外面已经天翻地覆。

张小敬回到京城,得知闻记香铺的遭遇后,先把熊火帮几乎连根拔起,随后不知为何,杀了万年县尉,惹得万年县廨震动。

最后他居然挟持了永王,几乎要把乱子捅到天上去。

到底张小敬是怎么扯进永王的,又是怎么被擒判了死刑,内中曲折闻染并不清楚。

她只知道,从此闻记香铺安然无恙,也没人来找自己麻烦。

她一介弱质女流,没有力量见到恩公,只能在家里供奉生祠,每日奉香。

说着说着,闻染靠着他的胳膊,居然睡着了。

姚汝能身子没动,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他不只是惊张小敬的作为,也惊讶于那些人的黑心贪婪。

要知道,县尉轻易不亲夜巡。

他那一夜会出现,显然是早就跟虞部、熊火帮勾结好了,黑道大棒,官府刑笔,双管齐下钉死闻无忌,侵吞地皮。

他相信,张小敬肯定也看出来了,所以才会怒而杀人。

姚汝能对吏治阴暗之处,也听过许多,可这么狠绝恶毒的,还是第一次。

一户小富之家,顷刻间家破人亡——这还是有张小敬舍身庇护,若换作别家,只怕下场更加凄惨。

张小敬说长安是吞人的巨兽,真是一点不夸张。

他终于理解,为何张小敬一提到朝廷,怨气会那么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声慨叹从旁边传来,姚汝能回头,发现岑参正斜靠在廊柱旁边,也听得入神。

他念的这两句诗,姚汝能知道是惋惜痛心的意思。

岑参又赞道:“姑娘这一番讲述,略作修饰,便是一篇因事立题、讽喻时政的上好乐府。

”他低头想要找笔做个记录,却发现诗囊早就被烧没了,只好去翻药铺的木柜格,看有没有纸和笔。

姚汝能有点迷茫:“这也能入诗?” 岑参激愤地挥了挥手:“怎么不能入?如今写诗的,大多辞藻昳丽,浮夸靡绮,动辄诗在远方,却不肯正视眼前的苟且。

正该有人提倡新风,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然后又埋头翻了起来。

姚汝能无奈地催促道:“阁下在靖安司只是临时羁押,现在若想离开,随时可以离开。

” 当初关岑参,是因为他阻挠张小敬办案,怀疑与突厥狼卫有关系。

现在身份已经澄清,可以放了,再者说,想留也没地方关他了…… 岑参从柜台后抬起头来,语气愤慨:“走?现在我可不能走。

我的马匹和诗都没了,你们得赔我。

” “坐骑好歹能折个钱数……诗怎么赔?” “嗯,很简单,让我跟着你们就行。

”岑参一副妙计得售的得意表情,“我一直在观察着,闻姑娘的事、崔器的事、你的事、那个张小敬的事,还有你们靖安司追捕突厥人的事……你也懂点诗吧?知道这对诗家来说,是多么好的素材吗?” 姚汝能有些愕然,在这家伙眼里,这些事情只是诗材而已?他摇了摇头道:“抱歉,我不懂诗,只知道一点韵。

” 岑参一听他懂韵,立刻变得兴奋了,连声说够了,可以简单聊聊。

姚汝能苦笑连连,他懂字韵,是因为望楼传递消息以《唐韵》为基础,跟作诗毫无关系。

没想到岑参更好奇了,缠着他让他讲到底怎么用《唐韵》传消息。

姚汝能以手扶额,后悔自己多嘴。

他让岑参把窗子推开,远处可以见到慈悲寺门前悬着的灯笼。

姚汝能对着这个灯笼,简单地讲解了一下望楼白天用鼓声、晚上用灯笼进行韵式传信的原理。

岑参击节赞叹道:“以灯鼓传韵,以韵部传言,绝妙!谁想出这个的?真是个大才!看来以后我不必四处投献,只要凭高一鼓,诗作便能传布八方,满城皆知!” 姚汝能嘴角抽搐了一下,勉强压下反驳的欲望,心想你高兴就好……岑参对着窗外,对着灯笼开始比画起来,嘴里念念有词——他正尝试着把自己的诗句转译成灯语。

这时大门轰的一声被推开,走进一个衣着鲜亮的皮衣小吏。

小吏环顾四周,大声嚷道:“这里还有靖安司的人没有?” 姚汝能看他容貌陌生,犹豫地举起手来,表示自己是。

小吏道:“靖安司丞有令,所有还能动弹的属吏去慈悲寺前集合,有训示。

”姚汝能一怔,李泌不是被挟持了吗?难道被救回来了?小吏看了他一眼:“是新任靖安司丞。

”然后匆匆离开铺子,又去通知别人了。

这么快就有人接手了?姚汝能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可李司丞被人挟持,去向不明,也确实得有一个人尽快恢复局面——如果这个人是张小敬该多好,可惜这绝不可能。

他把熟睡的闻染轻轻放平在席子上,跟岑参打了个招呼。

岑参一摆手,说你去吧,这姑娘我先照看着,然后继续专心翻找纸笔。

慈悲寺的大门离靖安司不远,门前有一片宽阔的广场。

观灯游人都已经被清空,和尚们也把门关紧,现在广场上站着几十个人,都是靖安司幸存下来且能动弹的人员,个个都面露悲戚。

姚汝能数了数人数,只有事发前的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足足有近百位同僚死于这场突袭,他心中一阵恻然。

广场上的熟人彼此见了,未曾拱手,先流出泪来。

除了庆幸劫后余生,别的也说不出什么。

等不多时,一声锣响,四面拥来二十几名士兵,个个手执火炬,把广场照了个通明。

一位官员踱步走到慈悲寺的大门前,站在台阶上俯瞰广场。

他四十岁上下,身材颀长,两边颧骨很高,把中间的鼻梁挤得向前凸出,似乎随时会从脸上跃出。

他的下颌有一部美髯,在火炬照耀下泛着油光,一看就是平时下了功夫保养的。

姚汝能注意到,此人身着浅绿官袍,银带上嵌着九枚闪闪发亮的铜带銙。

这是七品官阶的服带,比起李泌要低上一阶。

锣声再次响起,示意众人注意。

那官员手执一方铜印,对下面朗声道:“诸位郎君知悉,本官是左巡使、殿中侍御史吉温。

现奉中书之令,重组靖安司。

各归其位,不得延滞。

” 这个身份让广场上的人议论纷纷。

他们都知道靖安司的后台是东宫,现在中书令任命一个御史来接管,这事怎么听怎么奇怪。

吉温显然是有备而来,他颔首示意,立刻有另外一位官员走过来,手里捧着厚厚一卷文书。

那官员展卷朗声读道,声音响彻整个广场: “《大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殿中侍御史》载曰: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谓左降、流移停匿不去,及妖讹、宿宵、蒲博、盗窃、狱讼冤滥,诸州纲典、贸易、隐盗、赋敛不如法式,诸此之类,咸举按而奏之。

“又!《百官格》:左巡知京城内,右巡知京城外,尽雍、洛二州之境,月一代,将晦,即巡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县狱。

” 随着一条条艰涩拗口的官典条文当众念出来,靖安司的人渐渐都听明白了。

殿中侍御史有两个头衔:左巡使、右巡使,对两京城内的不法之事有监察之权,而靖安司掌管的是西京策防,两者职责有重叠之处,可以说是同事不同官。

无论是从律法上还是实务上来说,让一位左巡使来接掌靖安司,并无不妥。

这位吉御史一不依仗官威强压,二不借中书令的大势逼迫,而是当众宣读官典,可见是个恪遵功令的人。

现在群龙无首,人心惶惶,正需要一个人来收拾残局。

何况这位御史还捏着中书令的授权,何必跟他对抗呢? 众人敌意少减,议论声逐渐平息。

吉温捋了一下胡髯,再度开口道:“靖安司为贼所乘,本官倍感痛心。

但如今元凶未束、顽敌尚存,还望诸位暂敛仇痛,以天子为念,先戮贼首,再祭英灵。

” 这话说得很漂亮,既点出事态紧迫,又暗示朝廷必有重赏。

幸存的靖安司大小官吏,都纷纷拱手弯腰,行拜揖之礼。

这是下官见上官的礼节,承认其为新的靖安司丞。

吉温见大部分人都被收服,大为得意,侧过头去,对刚才那读官典的官员悄声道:“公辅啊,你这一招似拙实巧,还真管用。

”那官员笑道:“在下还会骗端公您不成,趁热打铁,按之前商量的说吧。

” 侍御史在朝下称为“端公”,殿中侍御史称“副端”。

那官员故意称高了一阶,吉温听了心中大悦,旋即拿起铜印:“诸位听令!” 这是他就任靖安司丞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大家都安静下来。

吉温朗声道:“靖安司遭贼突袭,必有内奸勾结。

攘外必先安内,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挖出这个毒瘤。

至于他的身份,我已经查明了——”他扫视全场,发现所有人都直勾勾地注视着他,很满意这个效果,吐出一个名字:“靖安都尉,张小敬!他就是勾结蚍蜉的内奸。

” 这个结论,让下面的人一阵哗然。

吉温脸上的笑容趋冷:“诸位也许不知道,张小敬此前被判绞刑,正是因为杀死顶头上司。

所谓贼性难移,有过一次,难免会有第二次。

此前王忠嗣之女被绑架,他也有份。

如今靖安司被袭,一定也是他引狼入室——给我传令各处坊铺司守,全城缉拿此人,死活勿论!” 元载站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把官典重新卷好,唇边微微露出一抹微笑。

听说袭击靖安司的贼人,自称“蚍蜉”,岂不正合张小敬这个卑贱之徒的身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娶个天师做老婆

被女汉子倒追,无奈啊,更无奈的是,女汉子还是漂亮可爱的小萝莉。 普通大学生,年轻的古董保养师刘易阳意外的得到了上古神器传承,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必须接受神器传承者的身份,一步一步踏向巅峰。 /

(番全)黑莲花攻略手册 作者:白羽摘雕弓

《(番全)黑莲花攻略手册 作者:白羽摘雕弓》 (番全)黑莲花攻略手册 作者:白羽摘雕弓小说全文番外_凌妙妙柳拂衣(番全)黑莲花攻略手册 作者:白羽摘雕弓,黑莲花攻略手册 作者:白羽摘雕弓 简介: 第1章 替嫁(一) 红衣少女坐在妆台前。 一头柔软的长发整整齐齐地挽起,头上是金灿灿的凤凰头面,凤凰嘴里衔了一只珍珠,垂在光洁的额头。 支起来的鬓上还斜簪了一朵大红色的山茶。花瓣边缘有些干枯,不是/

剑妖传

关于剑妖传:一剑功成万古枯,落魄黯然至销魂,六脉灵犀逍遥指,独孤一世高处寒。前世今生,三世情缘;人,剑,妖,三重伪装。暴怒中,仗剑饮血,一步一杀;谈笑... /

素女寻仙

关于素女寻仙:一个平凡的袋子,一个能隐身的面具,将现代女张萧晗的灵魂带到了一个修真世界里。既来之,则安之,张萧晗耸耸肩,准备白手起家。可是,怎么那么多... /

[附带番外]兔子的回礼(关抒耳)

《[附带番外]兔子的回礼(关抒耳)》 [附带番外]兔子的回礼(关抒耳)目录全文阅读,主角是时澄月林一砚小说章节完整质量高,包含结局、番外。《gn 5853 》获取资源 兔子的回礼 作者:关抒耳 简介:时澄月去校门口三流占卜师那儿算学业运,没算出个985211,却把未来男友的特征摸得一清二楚 身高855、长相帅气、还得姓林。 于是某个夏日傍晚,时澄月把目光盯到了林一砚身上。 朋友担忧:你可不/

仙界之星际矿工

关于仙界之星际矿工:墨轩欠了一屁股债,总算如愿以偿修炼成仙,便开始了虚空拾荒打工还债之旅,本以为很苦逼,没想这星际矿工竟然是钻石领哎!...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