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贰 万国来朝 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2/3)

【兄弟】 建文帝时期,朱棣是藩王,建文帝要削藩,朱棣反对削藩,最后造反,现在朱棣是皇帝了,他也要削藩,那些幸存下来的藩王自然也会反对,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无力造反了。

在反对削藩的斗争终于获得胜利后,与他的兄弟们本是同一战线的朱棣突然抽出了宝剑,指向了这些不久之前的战友们,这倒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兄弟情分本来也算不上什么,自古以来父子兄弟相残都是家常便饭。

而我们似乎也不能只从人性的冷酷上找原因,他们做出这种行为只是因为受到了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诱惑就是无上的权力。

有权力就可以清除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号令天下,可以任意妄为!自古以来,无数道德先生、谦谦君子都拜倒在它的脚下,无人可以抗拒它的诱惑,兄弟又算得了什么? 最先被“安置”的是宁王,他被迫跟随朱棣“靖难”,为了换得他的全心支持,朱棣照例也开给了他一张空白支票“事成中分天下”。

当然,朱棣这位从来不兑现支票的银行家这次也没有例外,靖难成功之后,他就把这句话抛在了脑后。

宁王朱权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所谓中分天下的诺言纯属虚构,且从无雷同,中分他的脑袋倒是很有可能的,于是他很务实的向朱棣提出,北方我不想去了,也不想掌握兵权,希望你能够把我封到苏州,过两天舒服日子。

朱棣的回答是不行。

那就去钱塘一带吧,那里也不错。

还是不行,朱棣再次向他承诺:除了这两个地方,全国任你挑! 宁王朱权苦笑道:“还敢再挑么,你看着办吧。

” 于是,朱权被封到了南昌,这是朱棣为他精心挑选的地方。

而被强行发配的朱权的心情想来是不会愉快的,一向争强好胜的他居然被人狠狠地鱼肉了一番,他是绝不会心服的,这种情绪就如同一颗毒芽,在他的心中不断生长,并传给了他的子孙。

报复的机会终究是会到来的。

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爵位和官属,八月,废其为庶人。

永乐六年(1408),削去岷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年(1412),削去辽王官属及护卫。

永乐十九年(1421),削去周王护卫。

于是,建文帝没有解决的问题终于由他的叔叔朱棣代为解决了。

削藩这件建文帝时期第一大事居然是由藩王朱棣最终办成的,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完成这些善后事宜之后,朱棣终于可以把精力放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了,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而我们也将把历史上明君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之类的套话放到他的身上。

又是一片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这样看来,下面的叙述应该是极其乏味的。

可惜朱棣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明皇帝,他的故事远比那些太平天子要曲折、神秘得多,因为在他的身上,始终环绕着两个疑团,这两个疑团困扰了后人数百年之久,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谜团进行自己的探究,以期找出真相。

【母子不相认】 《永乐实录》记载:高皇后(马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上(朱棣),次周王橚。

这就是正史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棣在战火中出生,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这并没有错,但那个经历痛苦的分娩,给予他生命、并抚育他长大的母亲却并不是马皇后,那个带着幸福的笑容看着他出生的女人早已经被历史湮没。

事实上经过历史学家几百年的探究,到如今,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位母亲的真实姓名,甚至她的真实身份也存在着争议。

这些谜是人为造成的。

因为有人不希望这位母亲暴露身份,不承认他有一个叫朱棣的儿子。

这个隐瞒真相的人正是朱棣自己。

因为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抢夺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须是马皇后的儿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承皇位。

他绝不能是一个身份低贱妃子的儿子,绝对不能! 正是由于这些政治原因,这位母亲被剥夺了拥有儿子的权利,她永远也不能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成长,并在他们长成后自豪的对周围的人说:“看,那就是我的儿子!” 在所有的官方史书中,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骄傲的子女,平凡的活着,然后平凡的死去。

虽然朱棣反复修改了史书,并消灭了许多证据,但历史无法掩盖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破绽是存在的,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就存在于官方史书中。

第一个破绽在明史《黄子澄传》中,其中记载:“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燕王朱棣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句废话,因为《永乐实录》中也记载了他们两个是同母兄弟,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母亲是谁? 于是下面我们将引出第二个破绽,《太祖成穆孙贵妃传》中,有记载如下:“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

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贵妃死后,由于没有儿子,所以指派周王为贵妃服三年,但关键的一句话在后面:“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 “庶子为生母服三年!”看清楚这句话,关键就在这里。

正是因为周王是庶子,他才能认庶母为慈母,并为之服三年。

再引入我们之前燕王和周王是兄弟的条件,大家对朱棣的身份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用更为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推论过程。

条件A、周王和燕王是同母兄弟; 条件B、周王是庶子; 得出结论C、燕王是庶子。

这是正式史书上的记载,至于野史那更是数不胜数,由于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引用野史,但另有一本应属官方史料记载的《南京太常寺志》曾记载朱棣母亲的真实身份——碽妃。

这里我们先说一下太常寺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太常寺属于礼仪机关,主要负责祭祀、礼乐之事,凡是册立、测风、冠婚、征讨等事情都要在事先由该机关组织实施礼仪,所以它的记载是最准确的,按说有了太常寺的记载,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但好事多磨,又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此书已经失传了。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就要骂我了,说了这么多,结果是空口说白话,不是逗人玩吗? 实在抱歉,因为这书也不是我弄丢的,即使你找遍所有的图书馆,也是找不到这本书的,但是不要着急,因为虽然本人也没有看过这本书,古人却是看过的,并在自己的书中留下了记录。

如《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南京太常寺志》中确实写明,朱棣的母亲是碽妃,而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

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按照姓氏笔排列,是严格按照身份来摆列的。

而《三垣笔记》更是指出,钱谦益(明末大学问家,后投降清朝)曾于1645年元旦拜谒明孝陵,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第一位,足见其身份之高。

虽然以上所说的这些证明力度不能和明史相比,但从法律角度来说,也算是证人证言,属于间接证据,当我们把所有证据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现朱棣生母的身份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这里也特别注明,关于成祖生母的身份问题已经由我国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吴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论证过,在此谨向两位伟大的先人致敬,是他们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谜团,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但是遗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母亲的生平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们只知道,他的儿子抹煞了她在人间留下的几乎全部痕迹,不承认自己是她的儿子。

【为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偏执首席缠上我

文案:;;;;十年前他是她无意间救下的自闭症儿童,冷漠空洞,把她当成生命里唯一的光亮,却被迫和她分离。;;;;十年后,他是高高在上的楚氏太子,步步为营,威逼利诱,终于... /

就这样恋着你

晋江2-3-2完结;;;;总书评数:73799 当前被收藏数:4436;;;;【文案一】;;;;财经记者夏沐,高傲冷艳、双商碾压,;;;;最近却被知情人曝出贪慕虚荣、势利拜金,只爱金融大亨... /

循循

喜新厌旧的人怎配懂爱? 位高权重的女主看上比她地位更高的男主,循循善诱再抛弃。发疯的爱情骗子vs发疯的一次次被骗的小仙男: 循循在和太子共谋富贵前,曾骗江小世子做她的入幕之宾。 多年后,循循为渡难关,求到江小世子面前。 春风一度,帷帐纷飞。 循循为了让江小世子少烦自己,假意嘤嘤:你且忘了我,娶世子妃,莫让你父亲再骂我狐狸精了 帷帐后的烛火将青年秀颀的身形拉长。 半晌,他道:凭什么是我忘了你/

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小说全文番外_闻屿野路延宸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 正文 第1章 是很俗套的故事。 李溯漠然地坐在桌边,手里拿着刀叉,听他父亲李晟越用那毫无起伏的声调讲述在他没回来的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 于李溯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李晟越在一个月之前,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的街道上,他的车撞伤了一对母子。 /

《我死对头终于破产了》(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酱子贝

《《我死对头终于破产了》(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酱子贝》 《我死对头终于破产了》(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酱子贝小说全文番外_江云间岳文文《我死对头终于破产了》(精校版全本by番外完)作者:酱子贝, 《我死对头终于破产了》作者:酱子贝 文案:令纪燃不爽多年的死对头破产了。 狐朋狗友问纪燃打算怎么办。 纪燃冷笑一声这他妈还用问?! 那当然是趁机折磨他、羞辱他、践踏他啦:) /

[历史同人] 诸朝来我农家乐

[无P向] 《(历史同人)诸朝来我农家乐》作者:酒禅【完结】  文案:  徐雪筠在大学毕业后准备帮助家中的农家乐再上一层楼,所以开起直播售卖门票。  她...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