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壹 洪武大帝 第十九章 冤案(3/3)

出声,来人这才相信,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

袁凯躲过了这一关。

然而朱元璋还是不相信他疯了,便偷偷的派另一使者去看袁凯家里的情况,这位使者刚走到袁凯家的院子里,就被一个景象惊呆了,直庆幸自己还没吃饭。

(诸位吃饭前最好也不要看) 原来袁凯脖子被铁链锁住,正趴在地上吃狗屎,还一段段的嚼。

使者大倒胃口,到这个地步,如果袁凯还没有疯,那就是自己疯了,连忙回去告诉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也是一阵恶心,便没有继续追究袁凯。

大家应该知道,袁凯是装疯的,吃狗屎这一招也太狠了,不过袁凯并不是真吃的狗屎,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消息,便告诉了他,他灵机一动,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物体,当饭给吃了。

这才躲过了朱元璋的耳目。

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人,有些是该杀的,而有些则是错杀、冤枉的。

很多人就此给朱元璋安上了“屠夫”,“杀人狂”的名字,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精神有问题,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之前讲述了很多这一时期的情况,对朱元璋肃贪和错杀的事实都进行了列举。

这也是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诉说朱元璋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缺失。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他被官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

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朱元璋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而朱元璋的肃贪行为虽然可敬,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他过分看重了刑法的力量,而没有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制度上的完善,一味的猛打猛杀,虽然在他统治时期,贪污现象很少,但他死后,明朝的贪污却十分严重,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朱元璋给官员的待遇很低,很多人认为是故意虐待官员。

但我在分析明朝初期俸禄制度后发现,这个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朱元璋制定的俸禄标准应该是经过仔细计算的,这些俸禄是足够明初的官员们生活的。

只不过他没有考虑到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办事员,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可是就实际情况看,在这些问题上,朱元璋确实是缺乏远见的。

比如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挨饿,规定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就算没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重,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对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即使是象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多少辈打不着的子孙,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朝廷一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死在家里。

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我想,这样的分析和评价对朱元璋来说应该是公平的。

【李善长的结局】 在朱元璋整肃官吏的同时,另一个大案——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这个案件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死亡结束,它仍然延续着,不断有某人因为另一某人的供词被杀,何处是个头? 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还活着,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板上钉钉的同党,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恩典了。

然而李善长很明白,自己活不了多久了。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自己毕竟还是或多或少参与了谋反,以这个人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自己。

朱元璋,来杀我吧!首级任你来取!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丞相了,不能再呼风唤雨,但总得找人修啊,难道要自己动手?他想到了带兵的汤和。

汤和是他的老乡,也是他的好友,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当劳工。

这似乎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然而有一件事是他绝没有想到的。

汤和出卖了他。

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汤和立刻密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

应该说三百人实在是干不了什么的,而且兵还是汤和派出去的,不会听李善长的指挥,即使如此,这件事情已经足以成为骆驼背上的第一根草了。

这样看来,汤和能够活到最后,实在是有他的道理。

老眼昏花的李善长似乎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他立刻犯了第二个错误。

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李善长却上书为丁斌求情。

朱元璋又一次愤怒了,你以为自己是谁!我处理犯人还要你来管吗?他下令不再流放丁斌,却没有释放他,而是将他关到监狱里,日夜拷打。

朱元璋相信,李善长身上一定有着某些秘密,而这个秘密丁斌一定知道。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李善长所作所为对得起丁斌,丁斌却对不起李善长。

他供认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

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还是严刑拷问,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他劝说李善长的情况,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也成为了朱元璋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

骆驼就要倒了,再加一把稻草吧,到了这个时候,稻草是不难找的。

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时机已到,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

他们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自己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惟庸谋反,并且将时间地点说得相当清楚,虽然以他们的身份似乎不太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但在当时,这一点并不重要。

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的多了起来,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从上朝时不注意礼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似乎恨不得控诉他修建房子过程中砍伐树木,破坏了环境。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绝对与办案八杆子打不上边的部门也在李善长身上踩了一脚,说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这个部门是钦天监,主要负责天文历法,无论怎么也想不到看天文的还能插一脚,但他们确实做到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他们向朱元璋奏报,最近出现星变,是不吉利的预兆,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当移大臣”。

要什么来什么,真是不能不服啊。

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追随你几十年,终于到了终点,我不能再陪你了,自己走完这条路吧。

不管怎么说,李善长都没有谋反的理由,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亲家,也是第一重臣,即使胡惟庸谋反成功,他最多也只是第一重臣,有谋反的必要吗?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长没有必要去谋反,但他却有必要杀掉李善长。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

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就这样恋着你

晋江2-3-2完结;;;;总书评数:73799 当前被收藏数:4436;;;;【文案一】;;;;财经记者夏沐,高傲冷艳、双商碾压,;;;;最近却被知情人曝出贪慕虚荣、势利拜金,只爱金融大亨... /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p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p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 [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小说全文番外_阿卡加迦摩罗[更112] 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了请放过我版),本书网址:books803599 书名:叛逃之后(西幻nh) 作者:刁钻甲方在天堂(叠甲都叠成这样/

离职后,我中了五千万

社畜刘伟被主管剥削太久,一怒之下离职。买了几注彩票,追加中了五千万,人生突然逆转,从此好运不断,变成了幸运儿。去博彩能压中点数,去买房能抽中大奖,再小的几率,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大概率。爱她,就帮她抽个奖吧......... /

我从修真界回来了

文案:;;;;破碎虚空之后,晏瑾并没有飞升成仙,反而回到了原来的世界,睁眼的一刹那发现有一艘海盗船对他虎视眈眈……;;;;然后,海盗船炸成了烟花!;;;;:本文11,,主... /

《和Ome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

《《和Ome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 《和o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小说全文番外_祁颂的郁落的《和o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 ─────────── 更多好文请加 内有找书机器人和知乎机器人 可以找知乎、o、jj、废文海棠、抖音热文,影视资源 声明: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小说全文番外_闻屿野路延宸逆向命轨,?」 《逆向命轨》 正文 第1章 是很俗套的故事。 李溯漠然地坐在桌边,手里拿着刀叉,听他父亲李晟越用那毫无起伏的声调讲述在他没回来的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 于李溯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李晟越在一个月之前,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的街道上,他的车撞伤了一对母子。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