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1/3)

第36章戚时微想起上一个梦,什…… 礼议这事,吵到最后,就是辨经,大家各自拿出四书五经做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皇帝被吵得心烦,一封圣旨下到翰林院,让他们给出个说法来。

刚入馆的庶吉士们就各自写了文章呈上去,有人说嫡庶有别,不该混同;亦有人说治丧自有礼制,不能逾礼,各有各的角度。

裴清荣那篇奏折也提了礼制,却没说太多,话锋一转,转到了国本为重。

皇帝要追封淑妃,是家事亦是国事,为了天下黎民计,必须慎重考虑;又说皇帝春秋正盛,但仍须保重龙体,不要太过案牍劳形,反而坏了身子;末了话锋一转,提了一句如今会同馆还有两位新到的蒙古使臣,礼议之余,希望皇帝和诸位大臣也能分出心思来看一看,稳固边防,方能千秋万代。

年前,会同馆两位能讲番话的副使都告老了,这事就落到了翰林院头上,裴清荣新入馆,也被拉去帮了几天忙。

皇帝见了他的奏折,万分感动:朝上一个个吵得跟乌眼鸡似的,竟都想不起来还有正经朝事!看看人家,满心满眼都只为朝事忧心,好一个勤勤恳恳的纯臣啊! 吵得轰轰烈烈的礼议被暂时搁置下来,皇帝大手一挥,大家都给我安生干活儿去! 今岁虽刚考完科举,朝中的人还是不够,原本只有楚王在朝中领了差办事,大臣们趁势进言,道秦王也年岁渐长,不如让他也一并为父皇分忧。

皇帝自然是只想让楚王入朝,大臣们却顶住了不依,最后吵来吵去,成年的几位皇子皆入朝观政,代王也领了个闲职。

裴清荣仍在翰林院,他读的书多,也会些番话,便被派去会同馆帮忙,他前世不到三十便入阁,又处理了多年政务,眼光和敏锐度都不是常人能比的,甚至比积年的循吏更老辣些,让人眼前一亮,相应地,他也更忙了些。

好不容易沐休,两人到了郊外的庄子上散心,这是裴清荣置下的私产,因此时有父母在不析产的规矩,便放在戚时微名下,算作她的嫁妆。

庄上种了瓜果,养了鸡鸭,一年到头也能产出不少银子。

他们两个去巡视,庄头特意整治出一桌好饭来,用的都是庄上自有的物产。

戚时微见他人都瘦了,午饭时止不住地给他夹菜:“多吃点,你这些日子也太忙了些,可怜见的,熬得人都瘦了。

” “还好,都是寻常朝事。

”裴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