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又成立了东厂,一时之间,锦衣卫似乎又要恢复洪武时期那种气焰,让文武百官闻之色变。
这期间朱棣的第一个亲信,就是刚登基时搞出“瓜蔓抄”的杀手纪纲。
他主持锦衣卫后,由于“功”高权大,开始胡作非为。
七年前,他以残酷的手法将主编《永乐大典》的才子解缙冻杀于雪地,又和大臣抢夺一个妙龄美貌的尼姑,公开在大内用挝打死大臣。
表面上看起来朱棣还在容忍他,其实朱棣正在找机会、找藉口除掉他;所谓藉口,其实也还是老把戏,“谋反”两字最好用,于是杀了千人不手软的纪纲,被朱棣以谋反为名,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了。
胡濙其实满庆幸自己这些年来长年游走名山大川之间,不必面对京城里不时而起的腥风血雨,如今他却必须面对两位锦衣卫的武功高手,不禁苦恼如何指挥他们办事? 天色渐渐向晚,那头毛驴吃了一肚子难吃的枯草,立在黄泥路边发呆,胡濙看牠半盏茶时间也不曾动一下,倒像是一座塑像,孤立在苍茫的芒花海前。
远处岭上的红叶渐渐辨不出颜色了,整座山谷顿时剩下黑与白,还有极大的一片灰色。
那只毛驴忽然回头来望了胡濙一眼,胡濙心中似乎也抓到了一些什么,他站起身来,对着坟墓拜别了,然后对毛驴道:“驴儿,咱们走咧。
” 冬天将至,雪峰寺外,岭上岭下已是一片枯黄,从方丈禅房的窗口看出去,只有侧院中数十棵老松仍然长青,但也没有夏日那种绿油油的盎然生气了。
室内矮桌前,洁庵禅师和应文大师父正在对奕。
棋盘上黑白子错落,看似清楚简单,愈看愈是暗藏杀机及险着,应文长考了一盏茶时间,虽有应手,但其后之棋局愈趋于诡谲难测,他思之再三仍难落子,长吁了一口气道:“这后半局棋不知怎么下呢。
” 洁庵抚着白髯,瞅着应文,若有所思。
这十几年来,他须眉尽白,原先颔下一圈短胡,此时长成了一部花白长髯。
忽然之间,应文推几,将手中黑子放下道:“留着这盘残局罢,待那天我想清楚了下半局怎么走再下。
”洁庵微笑道:“大师父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应文颔下也留了短须,气色红润,双目有神,十多年来勤练郑芫和洁庵传他的少林心法,倒是极有心得,精神体力都趋成熟,算一算,也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了。
他望着洁庵道:“光阴似箭,这回到雪峰寺来叨扰大师,一晃就是三个月了。
寒冬岁暮将至,是我赋归支提山之时了。
” 洁庵注视着应文,应文起身时,衣袖角将他适才放下的一枚黑子拂落地上,两人都弯腰去捡,两只手臂相交,一触而收,应文将黑棋子放回桌上一只盛黑子的石盂之中,洁庵却微笑道:“大师父,您功夫可没放下啊,怕不有十几二十年的少林心法呢。
” 应文这才想起适才捡拾棋子时,双臂相交,两人的少林内力很自然地一发即收,自己无从感觉出洁庵的功夫底细,而洁庵法师的功力深厚,已将应文的内功摸了底。
应文笑道:“十多年来,应文修习少林心法,未曾有一日间断,自觉也有些进境。
下回再来时,要向大师求教。
”洁庵道:“大师父天生有练武的好资质,更兼你只修内功心法,不练武功招式,反而更能专心精进呢。
” 应文道:“然则应文这种情形算不算得是少林弟子呢?”洁庵道:“少林武学从来不限于嵩山少林寺内,不仅许多其他寺庙高僧曾习少林武功,便是练了少林功夫的俗家弟子也不在少数。
大师父的少林心法得自郑芫,芫儿的功夫得自老衲及天慈,而天慈一身藏经阁的功夫,老衲一身罗汉堂的功夫,是以大师父也算得上少林弟子了。
” 应文点头不语,洁庵继续道:“说起这个,咱们那芫儿的功夫可是一日千里,已经是武林中公认寺外天下第一少林高手。
据说她的功力,在罗汉堂中只有无嗔大师差可相比,而据无嗔自己谦说,芫儿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是少林罗汉堂中数十年来第一高手呢。
” 提到了郑芫,应文尚能心如止水,一提到了“芫儿”,她的巧笑、美目,甚至身上的气息就回到了应文的感觉中,挥之不去,又何忍挥去? 应文之神游天外,在洁庵感觉中只是片刻,因为应文过了一会,便回答道:“郑芫是我师父,我这弟子与有荣焉。
”在应文的感觉中,这一下子的灵魂出窍却似漫漫然永无止尽。
洁庵接着道:“明日大师父返回支提寺去,老衲也要离开了……” 应文吓了一跳,连忙定下心神,问道:“大师要去那里?”洁庵举杯啜了一口冷茶,一面唤小沙弥来添热水,一面缓缓地道:“大师父可曾听说,朱棣将溥洽放出来了?”应文点头道:“廖魁从南京传来消息,说是道衍和尚临死前央求朱棣放了溥洽,石世驹也去天禧寺探望过溥洽。
” 洁庵道:“不错,听说自从朱棣进了南京城,不听道衍苦劝,反而大肆滥杀读书人及无辜家属亲友,道衍便如变了个人似的,既不要爵位,也不要富贵,朱棣送他的金银珠宝美女奴婢,他一律原封退还,只在临终前向朱棣提了唯一的请求,便是释放溥洽。
溥洽回到南京天禧寺,正值天禧寺历经大火,朱棣花巨款重修,建为‘大报恩寺’,此乃佛门百年大事,溥洽师兄来诗催我去南京。
”他说着掏出一纸,上面疏疏写了四行,字迹开阔洒脱,应文识得正是他昔日主录僧溥洽的笔迹: “大师不作楚囚痴 为爱达摩学新知 且捺满腹沧桑事 话我幽居听雨时” 底下写了“月泉速归”四个小字。
洁庵道:“月泉是我别号,瞧他居然连大师父修练少林心法之事都知道,着实厉害呢。
后两句便是催我去南京了。
”应文黯然道:“溥洽师父被朱棣囚禁超过十年,这期间定然受尽各种苦刑,他却无一字一语泄漏我的行踪,这分恩情今生是难以报答了。
所幸那道衍和尚临终前以一片善心说服朱棣放了溥洽,是不幸中之大幸也。
” 洁庵道:“大师父之心我知,待我见了溥洽,定当妥为转达。
”应文合十称谢,心中却暗忖:“此恩浩荡,我感谢之心岂能以言语转达?”他接着道:“师父此去何时可归?”洁庵道:“参赞修寺之事,很难预测归期,我若一时不得回来,便会央请丐帮或明教派人来探望大师父。
” 这时应能和尚踱了进来,向洁庵合十为礼后,对应文道:“诸事皆已准备妥善,大师父,咱们明日可以上路,回支提山华严寺了。
”正说间,小沙弥进来请示:“斋饭已好了,是否送到禅房来用?” 在浙东查过三所大寺、十几间小庙、五六座村镇后,胡濙对同行的两个锦衣卫道:“明日咱们去福建看看吧。
” 朱棣派给胡濙的两个锦衣卫年纪都不大,一个使剑的英俊汉子唤作“流沙”白飞,是点苍派前掌门丘全的小师弟,丘全被武当派后起之秀易大川斩杀之后,点苍派群龙无首,这个点苍诸子中武功最强的白飞便投向锦衣卫另谋发展,他常藉着办案找武林各派弟子的麻烦,武林中传说他的点苍剑法还在丘全之上。
另一个锦衣卫却是个高大黝黑的天竺人,就是天尊的弟子阿苏巴。
阿苏巴原来就随绝尘僧加入锦衣卫,做了鲁烈的手下。
那年武昌会战,三尊或败或走之后,阿苏巴幸存了下来,他热爱中土的花花世界,不想回天竺去当僧人,便回到锦衣卫来当差。
虽说鲁烈之后锦衣卫当家的都是朱棣的心腹官员,但因官员自身武功低微,像阿苏巴这样武功高强、服从性高的部下,却比鲁烈当家之时更受倚重。
一路行来,胡濙已经摸透了这两个伙伴,两人但知此行是要查捕“应文和尚”,却不知建文的事。
此乃因朱棣也不希望有太多人知晓建文未死的内情。
他沿途尽挑好酒好食好宿,大把银子花完了,便凭一纸圣敕,地方官衙立刻送上白花花的银子,胡濙随手打张不负责任的收条便算了事,两个锦衣卫看得一愣一愣,心生无比的敬意。
进入福建,三人到了霞浦,稍作休憩。
霞浦县开发甚早,城里店肆及客栈设施均佳,胡濙选一家最大的客栈,开了三间上房,命小二好生招呼两匹骏马和一头健驴,俨然是个阔佬带了两个随从,其中一个英俊斯文,像是侍卫兼师爷,另一个竟是外国人,想来必是做大买卖需备的传译。
霞浦生产品质最佳的海产,紫菜和海带尤其有名,但晚餐桌上最佳的一样菜肴却是清蒸大黄鱼。
那店主见胡濙出手大方,瞧那气派既像是朝廷大官,又像是商场大贾,便巴结着捧了一只白玉般的瓷瓶出来,倒了三杯浅黄色晶莹透光的好酒,让三人品嚐。
胡濙走遍天下,那里的佳酿没嚐过,但他闻了闻那酒香,竟是一种从未嚐过的异香,酒中似有一种竹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却与一般的“竹叶青酒”大不相同。
三人喝了赞不绝口,主人这才说明此乃建瓯一带的珍酿,将当地产的上好白酒灌入一种特殊的嫩竹之中继续酵酿而成,由于产量少,当地人自酿自饮犹不足,是外地不易得到的珍贵好酒。
酒醉饭饱之余,又品了武夷的大红袍茗茶,那两个锦衣卫对胡濙的钦佩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胡濙过去十几年独自在天涯海角流浪,日子过得很是清苦,即使到了大城镇,也还替公家节省公帑,总是选些中级或中下级的客栈饭店打尖。
这次重出再办钦差,一方面由于回到京城后,见到朝廷大官的铺张排场,一方面年纪大了,觉得为朝廷省钱,刻苦自己办差,倒也无此必要,既是办钦差,官银不花白不花。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耍足派头,让这两个锦衣卫对自己心服口服,这样才会言从计行。
离开霞浦,三人来到宁德,傍晚时分抵达支提山。
支提山上,木叶尽脱。
秋收之后,山边田野空无一人,秋山霜白下远远看见有人在挥锄,三人走近了,见是几个农村的汉子正在一个山洞前锄草植菊。
胡濙暗道:“此地村人倒有雅兴。
”便上前拱手作礼道:“诸位老乡请了,敢问为何在此山腰种植菊花?” 一个年纪较长的汉子放下手中锄头,答道:“客官请了,此处唤作‘百佛洞’,洞中乃是历代高僧肉身成佛之地,咱们礼敬得道的和尚,一年四季在洞口种些时节的花儿。
”那白飞不信,道:“世上真有肉身成佛的事?”天竺人阿苏巴却道:“那还有假的么?我家乡一个僧人便肉身成了金佛,现在还供奉在寺里呢。
” 说话之间,胡濙和众庄稼汉中一个中年人对上了眼,那中年人年约五旬多,短须短发,粗布衣裤却掩不住一股斯文气。
胡濙仔细辨认,此人的面目似曾相识,而奇的是那人和自己对上眼时,似乎流露出一刹那的惊异神情,但立刻就恢复了平常。
胡濙暗中苦思此人是谁,其他人的对话都没有听入耳,忽然一道灵光闪过,低声惊叫道:“你是郑洽!” 那人微微摇了摇头,镇定如常地道:“客官认错人了。
”他旁边一个年轻汉子道:“郑官人姓郑倒是没有错,他却不是什么郑洽,是郑岐。
”那郑岐接口道:“我名郑岐,客官认错人了。
”胡濙的心思恢复了灵敏,暗忖道:“洽是水之合,岐是山之离,分明是用了反义的假名,这等文字游戏岂能瞒过我,你的真名就是郑洽。
” 胡濙和郑洽已有二十多年不见,这期间两人的形貌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是郑洽,流离失所,一度曾削发,现在又农耕自作,那里还是当年翰林院那个郑公子?胡濙也变了不少,二十年来风尘仆仆,近两年来又开始中年发福,看他挺着一个小腹,也不复当年京师中那年轻胡进士的潇洒了。
那郑岐试探着问道:“敢问三位客官大名?今日已向晚,何不待我等栽完这几棵寒菊后,随我去舍下歇一宿,煮酒话桑麻。
”胡濙暗笑:“郑洽呀,你一开口便露马脚了,乡下庄稼汉邀客煮酒话桑麻,雅得离谱了吧?”他看了看天色,便道:“小弟胡濙,这两位是白飞和阿苏巴。
难得郑老兄好客,咱们就打扰一宿。
言明在先,饭钱房钱还是要略表意思的,郑老兄不可推辞。
”郑岐听了胡濙之名,面无惊色,他似乎急着要邀三人去他家,便笑道:“便依客官。
”说着便指挥几个汉子继续栽菊,那老汉道:“郑夫子啊,您的孩儿陪他娘去了外婆家,你一下子多了三个客人,老汉看,不如我家婆娘弄些风鸡腌鱼果蔬送来你家,客人将就着吃了,你就免费神啦。
”郑岐笑道:“生受大嫂子的了,明日客官的赏赐便都归大嫂的啦。
” 众人嘻嘻哈哈,一会儿便将几十株寒菊栽好了,汲些山泉浇了,大伙洗了手,围着那一丛丛的菊花,黄中偶夹雪白,衬着深绿的叶丛,煞是好看。
胡濙忍不住赞道:“满园菊花郁金香,中有孤丛色如霜。
手植美色有如天成,此地人杰地灵,不输南山东篱呢。
”大伙儿不知他在说些啥,郑岐却是含笑不语。
是夕,胡濙和两个锦衣卫便借宿于郑岐家。
胡濙进门便见墙上挂了一幅没有上下款的行草横幅,上书“孝义传家”,那熟悉的字迹,胡濙一看便呆了,眼眶也湿了,那是建文帝的亲笔呢。
胡濙暗忖道:“郑洽,你引我来看到这四个字,这就是表明身分了。
” 饭后胡濙和郑岐聊开了,胡濙没头没尾地大谈五湖四海的见闻,隐约谈起寻“仙人”不遇,郑岐心中有数,暗道:“胡濙是告知于我,他二十年来负有搜寻建文之责,但听不出他来意是敌是友,另外两个随从定是锦衣卫无疑了。
” 郑岐谈了些支提山华严寺的事,他谈到昔时天冠菩萨以此为道场,有千人大法会的盛事。
永乐皇帝即位后,这座古寺突然之间又红了起来。
永乐五年,徐皇后遗命派三宝太监郑和送来一千尊铁佛,尔后永乐帝又拨了大把银子,派了姓周的太监来修大雄宝殿,现在支提寺香火鼎盛,寺运昌隆。
胡濙暗忖:“郑洽是要告诉我支提寺圣眷正隆,建文不会藏在这里。
但此寺承蒙皇恩愈多,应文法师潜藏这里就愈是安全。
应文若不是藏在这里,郑洽干么要躲在这里娶妻生子、种田莳花,难道真要做陶渊明么?这须骗不了我。
” 两人拉拉扯扯地谈,又夹杂打些暗语,许多话两个锦衣卫不甚明了,便觉有些气闷,白飞道:“两位再聊一会,咱们出去走走。
”胡濙知这两人一则听得无聊,一则要去野外方便。
他等两人离去后,便低声道:“郑洽兄,别来无恙。
”郑洽一把抓住胡濙的右手,颤声道:“胡老弟,你要来捉拿建文?” 胡濙没有回答,只是严肃地盯着郑洽,他左手反握住郑洽的手道:“郑洽,你要信得过我。
上头已经知道有个应文法师在这一带各寺之间游走,小弟有一计可以一劳永逸,但现在还不能明告。
”郑洽道:“你若能藉故拖延一番,我明日先上山,要应文离开避难。
”胡濙摇头道:“应文的名字也泄漏了,躲得了一时,躲不了长久。
小弟明日上支提寺见机行事……何况,这时拖延不立刻上山,两个锦衣卫也要起疑。
” 郑洽道:“见什么机,行什么事……”屋外已传来两个锦衣卫的脚步声。
郑洽止声,胡濙打了个哈欠道:“山中无时辰,咱们也该歇下了,好让主人休息。
”郑岐道:“舍下两间客房,胡兄睡一间,就委屈两位壮士挤另一间吧。
”白飞和阿苏巴忙道:“正该如此。
” 翌晨胡濙三人辞别主人,郑岐发觉胡濙房间的桌上留下了一锭大银,还有一个布包,打开一看,只见布包中有封信,显然是胡濙夜里写了留给他的。
展信读了一半,他的脸色已经涨得通红,大寒的早晨,额头竟冒出了汗珠。
胡濙率领两个锦衣卫走向支提寺,一大片树林落叶殆尽,枝干向天交错,别有一番苍劲之美。
支提寺的主体就在这一大片树林之后,但是寺墙外植了上百棵苍松翠柏,衬着砖红的墙色,十分典雅夺目。
一到寺门口就有知客僧迎出,胡濙上前拱手道:“师父请了,咱们三人来自北京,有极重要的事要寻应文法师,烦请师父引见。
”一面拿出一封银锭,陪笑道:“公事在身,不克先参菩萨,这是香油钱五十两,就烦师父代交给司帐师父。
”那知客僧见胡濙一出手就是五十两,也不过就是引见一个庙里僧人罢了,不禁喜孜孜地接过银封道:“施主放心,小僧立刻便去代缴,香油簿上怎么个称呼啊?”胡濙道:“就写信男弟子胡濙、白飞、阿苏巴敬献。
” 那知客僧弄清楚了三人名字的写法,便道:“好极,也是施主的运气,应文法师乃是本寺备受尊敬的法师,平日宏法讲经,极得众弟子爱戴,昨日才从外头云游回寺,且随小僧带路去见……”说到一半,猛然想起这应文法师身分似乎特别,方丈曾叮嘱过不可随便带陌生人去见他,自己一大早接了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一时失察,竟将方丈的叮嘱忘了。
但话已说出口,一时不知如何转圜。
总算那知客僧还有一些机智,当下也不惊慌,闷着头竟把胡濙三人一直带到了方丈的禅室外,轻敲门报道:“住持方丈,当值知客僧清文有事禀告。
”胡濙等三人以为这知客僧带他们去见应文,不料却被带到方丈室来,不禁暗骂这小和尚狡猾。
门里一个清亮的声音道:“进来说话。
”清文进入禅室禀告:“有三位施主说有要紧事,要求见应文法师。
”方丈似乎吃了一惊,回答道:“就说应文出去云游未归。
” 胡濙已一步跨入,道:“知客师父已告知我等,应文法师昨日回到寺中了。
” 那方丈回过头来,狠狠瞪了清文一眼,再回目打量胡濙三人,合十道:“老衲晓云,三位施主何事要寻应文?”胡濙见那方丈晓云禅师一个国字脸,满面正气,倒像是个方面官员的气度,便报了三人名字,也不多话,只从袖中拿出一张敕令,递给了晓云方丈。
晓云看了,脸色微变,便起身道:“既如此,请随老衲来。
” 三人随方丈走完一条长廊,左侧有一间精舍,晓云敲门道:“应文师弟,北京胡濙官人等三人有急事要见师弟。
”房内“啊”了一声,却不见回话,亦不见应门。
白飞心急,一掌推开禅房之门,不料门里迎面就立着一个大和尚,似乎正在思考,他一把抓住和尚的手腕,待要细看,忽然掌中受到一股温和而强大的力道一弹,和尚的手腕已经挣脱白飞的掌握。
白飞吃了一惊,喝声:“少林内功!和尚,你是少林寺的?”晓云方丈立刻抢着道:“不错,应文法师是少林寺长期驻锡本寺的高僧,和京师的事向无瓜葛,施主们莫非找错了人?”晓云方丈起了这个头,好让应文顺水推舟接下去,但应文并未搭腔,只是双眼盯着胡濙看,喃喃地道:“胡濙,你是胡濙?” 胡濙朗声道:“你是应文法师,咱们奉了钦命,要请大驾到北京走一趟。
”他话声才了,白飞和阿苏巴对望一眼,两人一左一右同时出招。
应文方才挣开白飞那一抓时,展现了高深的少林内功,是以这两人同时动手,都施出了十成功力,要想一招得手,将应文拿下。
不料这时忽然一人扑在应文身上,大叫道:“不要伤我应文师弟!”白飞和阿苏巴一人一掌都结结实实打在来人背上,两大高手全力施为,那人惨叫一声,翻身倒在地上,七窍流血,显然活不成了,正是应能。
应文俯身抱住应能,应能已说不出话来,只听他喉咙中呵呵发了数声,便歪头去了。
晓云方丈怒叱道:“佛门净地,施主在我禅室之中公然杀人,还有天理国法么?”那白飞只是想一招制住应文,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但听方丈怒叱,便强硬以对:“什么国法?咱们手上的敕令便是国法!”晓云道:“汝等不要仗着什么敕令便耍横,我支提华严寺的寺匾也是永乐帝亲书的,你那敕令上只说要带应文和尚到案,可没有说支提寺,难道天下和尚成千上万,别处便没有法号也叫应文的么?” 说话之间,阿苏巴忽施一指点向应文,应文除了内力惊人外,其实不懂武功,他不知如何闪躲,应声而倒。
阿苏巴这一招内力直贯应文“中枢”穴,三个时辰内虽能行动,但全身功力皆失。
阿苏巴倒没有想到自己偷袭一招,竟然完全未遇抵抗便已得手,不禁大惑不解,反而退了一步,严阵以待。
应文缓缓爬起身来,提了一口真气,体内却是一片荒芜,完全无法凝聚内力,见胡濙坐在矮几对面,他这时反而镇定下来,便也坐下,昂首直瞪着胡濙,一字一字地道:“你就是胡濙?你就是胡进士?” 胡濙对着应文的目光,竟然感到一阵心虚,暗忖道:“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对话中并未出现‘建文’两字,咱们就心照不宣地把事情锁定在‘应文’两字上。
”他暗思再三,这时已到摊牌的时候了,于是他再度掏出那纸钦命放在桌上,道:“钦命难违。
应文法师,你便随我走一趟北京吧。
” 晓云方丈插口道:“胡施主,你弄错了对象,快去别处寻应文吧,汝等在支提寺行凶之事晓云愿意善了,不报官,不追究。
”那阿苏巴是个直性子,粗声道:“什么善了不善了,咱得的命令是应文这和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咱先擒了这个应文,别处若是还有叫应文的和尚,就算十个八个咱们都要去擒了。
” 晓云方丈转移目标之计显然行不通了,胡濙心中又暗暗挣扎了一下,终于下了决心道:“应文法师,咱们这就启程吧,莫要连累了支提寺诸多无辜的和尚。
” 应文冷静地思考,冷峻地望着胡濙,摇头道:“贫僧长驻支提寺近二十年,生为支提之僧,死为支提之鬼,北京城乌烟瘴气,贫僧是宁死不去的了。
” 胡濙闻言并不吃惊,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袋中拿出一个小瓷碗及一只白瓷瓶,拔开瓷瓶的木塞,倒了一小碗雪白如玉的浆汁,对应文道:“好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应文既然宁死不去北京,便将这杯白花露喝了吧。
”这白浆一出瓶,满室都是浓郁的清香,气味高雅沁神,色泽又晶莹透亮,有如琼浆玉液,浑不像是毒药。
应文瞪着胡濙道:“贫僧记得不错的话,你是建文二年庚辰殿试金榜的进士,江苏武进的举子?”胡濙一怔,想不到应文竟还记得自己这些细节,心中激动,险些要热泪盈眶,但他强自忍住了,咽了一口口水,哑声道:“应文,你喝是不喝,不要东拉西扯那许多。
” 应文忽地站起身来道:“好,你们稍待片刻……”说完转身走入内室,白飞立刻跟了过去,防他内室另有出路可以逃离。
胡濙只听到内室悉悉窣窣一阵轻响,然后看到白飞的脸上呈现一种不可思议的惊骇神色,然后,应文从内室走了出来…… 只见他头戴僧冠,身上披了一件金碧辉煌的袈裟,踏着大步走了出来,那件紫衣袈裟上有九条金线织成的金龙,龙张五爪,面料上用真金线构织,其间各种佛法造型、法轮、宝伞、莲花、瓷瓶,应有尽有。
这件袈裟一出场,可真是满室生辉,尤其是那只有皇室能用的五爪金龙披在应文身上栩栩如生,更显富丽堂皇。
众人目眩神摇之下,应文厉声喝道:“胡濙,你见了太祖高皇帝的袈裟,还不跪下!” 胡濙凛然下跪,余人皆慑其威。
应文走到矮几前盘膝坐下,对着胡濙道:“胡进士相逼何太急也?”胡濙支吾不能答,良久才勉力回答一句:“君令如山,不得不从。
”应文道:“敢问是那一个君?”胡濙长叹道:“天无二日,世有贰臣。
” 应文听了便不再理会胡濙,转身对晓云方丈合十顶礼再三,然后朗声道:“朱棣啊,你一生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你能杀遍天下读书人,却禁不了世代悠悠之口!”他暗中狂呼:“四叔啊四叔……”然后嘶声道:“你可以毒杀应文,永远还是改变不了方孝孺送你的四个字:‘燕贼篡位’!” 应文说罢,抓起矮几上的小瓷碗,深深吸了一口幽兰之香,仰头将那碗雪白的毒浆喝了下去。
他盘膝闭目,心海一片平静,满口满鼻的芬芳,渐渐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
一个时辰过了,白飞和阿苏巴量测了应文的脉搏及呼吸,确认应文已死,两人对望一眼,对胡濙道:“这和尚死了。
” 胡濙命这两个锦衣卫到门外守住,不准任何人进入,然后凑近晓云方丈,用耳语告诉他:“方丈,应文服下的乃是长效麻醉药,他‘死’后六七日便会苏醒,你用应能的尸体冒充他火化了吧。
第七日凌晨,应文的老友郑岐会在百佛洞口等着接他。
” 他说完也不顾晓云方丈惊骇紧张得脸色发青,便迳自跪在应文的尸体前,默默祝祷了一盏茶时间,又在应能的尸体前拜了三拜。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应文身上的袈裟脱了下来,又从他的僧袍中取出一张发黄的纸,正是应文和尚的度牒,发牒的是雪峰寺方丈洁庵法师。
晓云方丈低声道:“你要带走这袈裟和度牒?”胡濙轻声道:“应文已死,这些便是证物。
”晓云点头道:“不错,太祖高皇的五爪金龙袈裟都落入你手,这是应文已死的物证;两个锦衣卫是人证。
”他盘膝坐在应文的对面,开始诵经,诵声中渐渐透出无比的慈悲之情,令人闻之感动。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胡濙唤两个锦衣卫再入室内,冷冷地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咱们三个是人也见到了,尸也见着了。
”他举起手中那件袈裟及那张度牒,继续道:“凭这些,咱们回京去交差吧。
” 白飞和阿苏巴点头称是,但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双双上前试了试应文的鼻息,又把了把应文的脉搏,感觉上应文的身体好像已经开始凉了,两人对望一眼道:“这和尚死透了。
” 七日后的凌晨,支提山麓的百佛洞前,郑洽焦急地踱来踱去,不时向那条通往支提寺的小路张望,四周黑压压的,万籁无声。
忽然他听到了脚步声,只见小路转弯的尽头处出现了两个人影,黑暗中看不清楚面貌。
走得近了,郑洽一阵狂喜,来的两个僧人,左边是支提寺方丈晓云大师,右边竟是应文大师父。
两人走到百佛洞前,见了郑洽点了点头,却并不说话。
两人相互拜了三拜,方丈道:“应文呀,此去云游些日子,待一切平静了,还是回支提来。
此地最安全,因为世上再无应文了。
”应文心中暗道:“我离开皇城时,世上便无建文了;今日离开此山,世上便无应文了。
”他口中谢道:“方丈师兄说得好,世上再无应文,此后便是‘沧海’了。
” 沧海法师转身对郑岐道:“郑施主,咱们走吧。
” 永乐二十一年十一月,朱棣第四次北征班师回京,在离京师不到四百里的宣府重镇,大军歇息过夜。
黑夜中朔风呼啸,军营森严,除了刁斗报时之声,偌大一片营地几乎是鸦雀无声。
这时一个校尉带了一个年约四五旬的文士,走近营地中最大的一座帐篷,帐前两个军官侍卫执戈拦住,低声喝道:“站住,重地不得进入!”那校尉道:“这位胡大人从南方来,有要事急禀皇上。
”那两个侍卫道:“皇上已就寝,有事明日再报吧。
”胡濙道:“皇上有命在先,凡我的报告不分时辰,随到随传。
”其中一个位阶较高的侍卫重新打量胡濙一眼,行了一礼道:“来的可是礼部的胡侍郎?”胡濙道:“正是在下。
”那军官道:“请稍待,俺来通报。
” 朱棣的大帐前有两层帐幕,是以内部隔音甚佳,必须进入第一层帷幕内通报,里面才听得见。
此时朱棣已经就寝,闻得胡濙求见,立刻着衣召入,命侍卫深闭帐门,所有军士全部退到帐外,严禁任何人靠近。
胡濙呈上太祖朱元璋的五爪金龙袈裟和应文的度牒,朱棣仔细询问细节,胡濙的回答令他满意。
胡濙辞出时,营地正响四鼓,朱棣安心入睡了,睡得香甜。
胡濙上马出宫,也是满心的轻松,抬头看了看北国四更天的星空,想到自己为寻建文这件事,付出了十六年宝贵的青春,思之着实辛酸,但总算得到意料之外的圆满结局。
他暗忖道:“从此朱棣可以抱着他夺来的江山高枕无忧,而建文可以自由自在地拥抱真实的锦绣河山和大好人间。
” 适才与朱棣细谈时不觉汗流浃背,这时朔风吹来,不禁打了个寒噤,他勒马从马背行囊中掏出一件羔羊皮袄加在身上,然后纵马南行。
这时他心中感慨万千,建文在燕军包围之下离宫出亡,在朱棣侦骑四出、海内外搜寻之下,二十年来居然安然无恙。
他不禁想:“常言道纸包不住火,这件天下最大的秘密靠着知晓其事的十多人的绝对忠诚,居然能严守二十年,从今以后将成为永久的秘密。
”不禁喟然赞叹。
其实,胡濙所知有限,建文的秘密知道内情的共有三十九人,这三十九人以忠诚捍卫此密,直到他们离开人世时,将这秘密也一道带离人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血澎湃的战斗,激情欲望的诱惑!美女,地位,实力,统统都会有的! 天若欺我,我便捅破这天!地若压我,我便踏碎这地! 大帝不是无敌的,而我战无不胜!大帝不是万能的,而我无所不能! 帝羽重生天玄大陆,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 身为帝家之人,却不能姓帝!父母究竟去了哪里?帝家究竟有什么惊天大秘? 逐出家门,逐出师门,难道人人唾弃?天罚降世,地火焚身,难道天地愤恨? 【等级/
高三开学前夕,小区超市。 陆津转过货架,看见一个女生正踮着脚往顶层摆货,雪肤樱唇,眉眼认真。 狭窄幽暗的空间,他看了她好一会儿才移开视线。 后来,同桌悄悄问何叶:你跟陆津在一起了?早上我看见他帮你撑伞。 何叶:没有,我跟他都不怎么熟。 再后来,同事找她八卦:你跟组长一个高中?那以前认识吗? 何叶:认识,就是不太熟。 她刻意省略掉,高考后的那年暑假,陆津曾亲过她好多次。 先校园再都市,清新日/
穿越到《明星野外生存秀》节目中,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的吴虎,突然觉得有点慌。 但看到牙花子、战狼京、老胡、奶茶伦、铁锤妹妹、美娜这些明星也在其中后,他又渐渐变得淡定起来。 且看没有多少野外求生经验的吴虎,如何靠生活辅助系统,解锁一个个生存技能,在一众明星中秀出强大,秀出存在感。 /
这是一个战争道士入侵异界、不,是给异界送文明送温暖的故事。 诸神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动,滚滚红尘,万千世界,陷入沉沦。 补充一下,这是一本有爱的书,可以描述。 /
《怪物模拟器》是一款由玩家操控怪物征服世界的游戏。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解锁不同的怪物,也可以自己设计怪物的外形与属性。 郁枝作为这款游戏的骨灰级玩家,不仅用最快速度达成怪物全图鉴,还设计出大量优秀的原创怪物,被玩家们亲切地称为怪物之母。 游戏通关后,她满足地关上电脑。 再一睁眼,穿进了与游戏背景相同的未来世界。 * 未来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 怪物、异象、极端天灾所有人都在努力地活下去,只有/
严松筠和俞知岁就像硬币的正反面。 一个清心寡欲,节俭成性,理想主义;一个性好奢侈,行止由心,现实逐利。 他们因各自家族利益结合,婚后日子火星撞地球,俞知岁坚信未来一定会因为受不了这个男人而离婚。 她干脆每天睁眼就花钱,务必让小严总心痛每一天。 这还不够,她开始插手集团事务,入职旗下影视子公司。 小严太太:气死老公,从搞垮一家公司开始! 自从影视子公司总经理换人,小严总每天提心吊胆。 没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