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感情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就是一种彻底的想家的感受,让我久久不能平复。
在广阔的宇宙中,它是唯一一个彩色的物体。
其他东西一眼看去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但我们的地球可不是那样。
”宇航员中的另一名吉姆?洛弗尔(JimLovell)归纳得更为简练:他说地球的突然出现就像眼前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绿洲”。
但我们已经没有继续居住在这个可人的地方了。
从拍摄相片之后的四十年间,那个旧有的地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把我们从人类长久以来繁衍生息的最甜美的地方赶了出来。
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越来越不像绿洲,而更像沙漠。
世界并没有走到末日,但是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确实终结了――即使我们可能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仍然幻想自己还是住在以前那个世界当中,身边的一些骚动也和过去一样,只不过是偶尔的反常而已。
但事实是这些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不同的环境。
一个不一样的行星。
我们需要给它一个新的名字。
哀嚎的地球。
不论你用何种语言书写它的名字,都应该改变一下,以示区别。
从外表上看,我们还能辨析出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仍然是从太阳数过来,整个系统中的第三块大石头,星球的表面仍然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地球的引力仍然存在;我们仍然很像地球。
但是一想起我们对这个唯一的居住之所竟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改变,我就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当然,我也知道地球本身也有剧变的时期,正如一颗彗星撞击了地球,或者一次冰河时期的到来。
我们眼下所见的改变正如同这些千万年一遇的事件,我们身处在一次规模更大,根基更为深远的变化的起始阶段,这是与我们在化石或者冰层中所能找到的历史遗痕处在同一层级上的大变化。
一个新异的世界(2) 请大家回想一下那张美丽的照片中那些点缀在地球上空的云彩。
迄今为止,人类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已经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一摄氏度(超过一点五华氏度)。
2008年12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种气温变化足以诱发海洋上空的雷雨气候出现45%的增长,也就是促生出能够从海平面升起5英里的砧头云,这种云将会伴有大量的降雨和冰雹。
实际上,全球降雨量目前每十年平均增长。
规模更为庞大的陆地暴风也会同时造成更多的闪电;根据气候科学家阿曼达?施陶特(AmandaStaudt)的说法,气温每升高一摄氏度,地面闪电次数将增加6%。
在2008年6月的一天,闪电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引燃了1,700处山火,灼烧了将近一百万亩土地,创造了该州同类事件的历史记录。
这些火苗烧过的地方都已经是新异的地球上的土地,而非以前那个地球。
联邦政府一位发言人肯?弗雷德里克(KenFrederick)表示,“我们进入了一个火险高发的时代。
”那一场大火的浓烟从太空中也清晰可见――只要是能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回的信号看到圣巴巴拉山体中像宝塔一样升起的烟尘。
接着我们再来讲讲这颗星球原本洁白的,终年冰封的极点。
自从气温逐步升高以来,北极的冰雪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不断慢慢融化,但是2007年的夏天,这种缓慢的融解现象突然加速。
等到当年10月,北极的极夜到来的时候,整个海平面的冰层减少了22%,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与当年阿波罗号飞船拍摄下地球的美貌时相比,整个北极的冰盖已经减少了40%。
在有记载的历史年代中,北极冰盖已经减少了110万平方英里,差不多相当于大不列颠诸岛面积总和的12倍。
接下来的2008和2009年,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融解仍在继续;就在那一个夏天,北极的西北和东北通道都第一次显露在人类的面前。
第一艘穿越新开放的海峡的是内燃机船卡米拉?德斯噶尼号(MVCamillaDesgagnes),为了以防万一,这艘商船还雇佣了一艘破冰船引路,但是根据后来她的船长回忆,“我压根没看到一点点冰块。
” 这不能被视为仅仅是航道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地球的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2008年12月,来自全国海洋冰体数据中心(NationalSeaIceDataCenter)的科学家们指出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了海水不断积聚热量,这种被称为北极扩大效应的现象已经开始影响到内陆1,500公里内的环境。
2009年8月,科学家们报告称北极圈内的闪电次数增加了20多倍,引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冻原火灾。
根据该数据中心的马克?塞尔茨(MarkSerreze)的说法,这些新的数据都“在强化一种观点,那就是北极冰盖已经迈入了垂死挣扎的阶段。
”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如果夏季的某个时候,一架航天飞机再想拍摄北极的影像时,航天员们看到的北极只会是一片开阔的海洋。
预计格陵兰岛上还会剩下一些冰盖――但是也比以前要少得多。
2003至2008年间,该岛上约有一万亿吨冰层融化,总面积相当于曼哈顿岛的十倍。
“我们现在意识到,即使全球气温不再升高,格林兰岛的冰层仍然会不断融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地质学教授杰森?博克斯(JasonBox)如是说,“世界气候的温度或许已经超越了能够维持我们印象中那么多冰层所需的程度了。
”如果同一架航天飞机把镜头对准南极呢?2008年的最后一天,《经济学人》(theEconomist)杂志刊载了一篇报导,其中称南极半岛的气温比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地球的气温都要增长得更快,南极地区西部冰盖的消融速度比十年前快了75%。
一个新异的世界(3) 不要让你的眼睛匆匆扫过这些数据就算了(后面还会有更多同类的数据)。
这些数据应该对我们的神经带来巨大的冲击,就像重重地敲响我们的警钟。
全新世塑造的地形地貌已经摇摇欲坠,人类所知的唯一一个可供居住的环境突然天翻地覆。
我并非在这里描述一些如果我们不马上采取行动就会发生的后果,也不是在为你们提出对未来的警示。
这些都是眼下的现实:更多的雷暴,更多的闪电,更少的冰层。
随便你说出一个地表的主要特征,它肯定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举例来讲:最近一支隶属美国政府的研究小组宣称,根据传统的气象学的定义,自1980年以来,热带的范围分别向南北纬各扩张了两度――“这意味着85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将加入热带的范围,从此生活在热带气候条件之中。
”随着热带地区的扩张,它们把干旱的亚热带气候随之推到了南北纬更远的地区,这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干旱地区而言“将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上百万人口带来恶劣的后果。
”再比如说在澳大利亚,“为大片土地带来及时雨的西风很有可能被迫南移,这样其所携带的降水将会落到开阔的海洋里,而非陆地上。
”确实,2008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全境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气象预报员只能把这种现象称为新的常规:“过去所有的降水情况将不可能重现,”澳大利亚水务局的执行主任对记者给出了以上的说法。
“我们正在极力避免使用‘干旱’这个字眼,取而代之的是称其为新的现实。
”他们之所以要避免使用干旱这个字眼,是因为这个词暗指这种状况总有一天会结束。
澳大利亚政府在2007年也发出了警示,“极端炎热的天气”在过去可能没25年才会出现一次,但是现在“可能每隔一两年就会出现一次。
”2009年早期,由于干旱而诱发的野火夺走了数百名澳大利亚人的生命;根据新闻中的报导,有四层楼那么高的火苗“如高速列车一样肆虐了大块土地。
”澳大利亚总理事后到火灾最严重的地区视察。
他说,“地狱和它的怒火错误的焚烧了维多利亚州善良的民众。
” 这些恶劣的气候事件并不是局限在靠近两级的地区。
2008年年末,美国的水文学家发布预告,宣称美国西南部的干旱现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永久的状态”。
有五成的可能,流入胡佛水坝背后的科罗拉多河的香蜜湖(LakeMead)有可能在2017年完全干涸。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就如同南内华达水务局主任说的那样,“这等于是切断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水源”,这个第五大经济体泛指美国西部地区。
)但是损失已经是既成事实:研究人员测算出,新的干旱及热浪将造成大麦、玉米、燕麦每年减产4,000万吨。
而且干旱的状态不断蔓延到新的地区。
2009年初,干旱侵袭了中国北部粮食主产区。
这一地区连续100天没有出现降水,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还不止这些,印度、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这些地区2009年谷物的产量都创出了二十年以来的新低。
纵观全球,河流都在逐步枯竭。
2009年曾有人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研究,对世界上前925位的大河1948至2004年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发现水流减少的河流的数量是水流增加河流数的两倍。
根据研究报告的原文,“在此项研究进行期间,流入太平洋的淡水总量下降了6%――相当于密西西比河全年的总流量。
” 一个新异的世界(4) 我们再从平原走向高山地区。
著名的冰川学者朗尼?汤普森(LonnieThompson)曾于2008年到西藏地区的冰川中取样,而他却发现一些异常。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没能找到应有的东西:这些冰样中缺乏任何冰样都应有的标志层,也就是包含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核试验泄露的放射性物质的那一层。
这说明那个历史时期的冰层已经消融,历史就这么被抹销了。
一份新的来自尼泊尔的研究称,喜马拉雅山脉的气温平均每年升高华氏度。
这对于以前千万年中水银温度计都没有怎么变化过的一个世界来说,短短十年间,气温将平均抬升一华氏度。
如此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可能引发无法想象的后果:印度研究人员最近作出预测,喜马拉雅山脉中心及东部的冰川最早可能于2035年完全消融,这当中包括雄伟的根戈德里冰川(GangotriGlacier),也就是为印度的恒河在旱季提供70%水量的源头。
如果这种情形真的出现,那么将有亿人口被迫去寻找新的饮用及灌溉水源。
但即使是现在这样还有冰层覆盖的情况下,一阵阵的热浪也已经开始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感到不安。
喜马拉雅山区漫山遍野都盛产杜鹃花,但是现在这些花的花期都提前了45天,让组织每年鲜花节的人们手足无措,同时“也让民间艺术家们感到非常困惑。
”同样的愤懑也出现在登山家队伍之中,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家最近宣称将放弃以前经常攀登的几座山峰,因为“以前起到粘合作用,把山体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冰雪已经基本消融殆尽。
”并非只有喜马拉雅山才出现这种情况。
2009年初春,刚刚达到玻利维亚的研究人员就发现,有着一万八千年历史的恰卡塔雅冰川(ChacaltayaGlacier)已经“在今年初某个令人神伤的未知时刻彻底融化,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里曾经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滑雪道,但是现在留下的只有岩石和泥浆。
重要的不是说我们失去了一条优质的滑雪道。
通常情况下,大型冰川是每个大洲的总水源,其下游定居了上亿人口,都是因为这些冰川能够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水源。
“当冰川融化掉就再也不会重新出现了。
像利马这样的小国家要怎么办呢?”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院的气候科学家蒂姆?巴内特(TimBarnett)不禁提出了质问。
“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将近3亿人口依赖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8.30《犯罪心理》by长洱(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回家》)》 830《犯罪心理》by长洱(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回家》)小说全文番外_刑从连李景天830《犯罪心理》by长洱(未删减 含隐藏番外《回家》),?《犯罪心理》作者:长洱 文案 有天,林辰在看书的时候,刑从连问他: 你是心理学家,那你能帮我看看,我适合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吗? 林辰记得,自己那时告诉他,爱情是世界上最不可估量的东西,就算/
喜新厌旧的人怎配懂爱? 位高权重的女主看上比她地位更高的男主,循循善诱再抛弃。发疯的爱情骗子vs发疯的一次次被骗的小仙男: 循循在和太子共谋富贵前,曾骗江小世子做她的入幕之宾。 多年后,循循为渡难关,求到江小世子面前。 春风一度,帷帐纷飞。 循循为了让江小世子少烦自己,假意嘤嘤:你且忘了我,娶世子妃,莫让你父亲再骂我狐狸精了 帷帐后的烛火将青年秀颀的身形拉长。 半晌,他道:凭什么是我忘了你/
社畜刘伟被主管剥削太久,一怒之下离职。买了几注彩票,追加中了五千万,人生突然逆转,从此好运不断,变成了幸运儿。去博彩能压中点数,去买房能抽中大奖,再小的几率,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大概率。爱她,就帮她抽个奖吧......... /
《《和Ome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 《和o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小说全文番外_祁颂的郁落的《和oga前女友协议上娃综后》作者:见绥,?」 ─────────── 更多好文请加 内有找书机器人和知乎机器人 可以找知乎、o、jj、废文海棠、抖音热文,影视资源 声明: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强制标记》by豆浆》 《强制标记》by豆浆小说全文番外_闻泊绥顾黎的《强制标记》by豆浆,强制标记(男a女o) 作者 豆浆 內容簡介 顾黎一醒来就发现自己游荡在了混乱的街区,差一点就要被一个醉酒的alha强暴。 在这个战后的星球,她不过是一个oga,没有记忆、没有常识、就像是一张白纸掉入墨缸。 被裹挟到了他的身边,成为他调节信息素的工具、成为他捣毁星际海盗的棋子、成为他不能宣于人口的平/
宋雨是称霸西街的虎爷,在接回奶团子时化身“奶爸”。;;;;他亲自喂“奶”,一手带大宋蕉蕉。;;;;“只要我活着,就会支持你。”;;;;这是他对宋蕉蕉永远的承诺。;;;;宋雨抓到宋蕉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