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6章(1/3)

绕了一圈路,傍晚陈云州才抵达吴州。

驻守城门的将士立即将派人去通知了童敬。

童敬将下午整理的情况,汇报给了陈云州:“少主,目前我们的人已经驻守在了各大城门,并派人在城中搜了一遍,只发现了个别葛家军士兵。

他们都是吴州人氏,被强征入伍,不愿离开家乡,趁乱躲了起来。

我们将其兵器没收了,并登记在册,让巡逻的衙役士兵重点留意他们。

” “总共多少人?”陈云州问道。

童敬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纸:“目前发现了三十二人。

” 这么点人掀不起什么风浪,陈云州颔首:“这么安排就很好。

毕竟咱们初入吴州,不宜跟当地百姓起冲突。

” “是。

少主,还有一事,葛镇江他们撤离吴州时几乎是掘地三尺,将城内但凡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包括粮食。

”说到这里,童敬恨得牙痒痒的,“他们将全城百姓都搜刮洗劫了一遍,只有极少百姓藏的粮食没发现,绝大部分百姓手里都没什么粮了,坚持不了两天。

” 吃不饱肚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大事。

陈云州蹙眉:“他们出城时你们没发现端倪吗?” 童敬苦笑:“当时时间太赶,而且葛家军的车子总共也就几百辆,谁知道他们会把粮食都搜刮走。

其实也不光是因为葛镇江他们的洗劫,还因为战事持续了快两个月,城内百姓本来就没多少粮了。

” 中部地区一年两熟,夏季气温高种植水稻,秋冬天冷种植小麦。

南方地区的小麦通常是在四五月的时候收割。

但今年因西北军围城,吴州城外方圆几十里的粮食都被他们抢光了,更远一些的,没法运送入城。

而且因为战乱,吴州城怕混入西北军的奸细,严禁百姓入城,其他商旅也不敢运粮到吴州,使得城内的粮食得不到补充。

这才是城内缺粮的根本原因。

陈云州接过他手里的卷宗,问道:“城内大致还有多少百姓?” 童敬说道:“青壮年大多被葛家军强征入伍带走了,如今城中大多都是老弱妇孺,总共有四五万人左右。

” “那我们带了多少粮食过来?”陈云州又问。

童敬如数家珍:“因为时间比较赶,只带了大概够吃二十天左右的粮草,后续庆川那边还会运一批过来,但就怕西北军捣乱。

” 他们有广袤的后方,粮草无忧,只是西北军肯定会想方设法劫粮草。

陈云州当即下令:“发粮,按人头发,每人发二十斤,这足以让他们撑一个月了。

” 老弱妇孺也有好处,吃得少,消耗少。

这些百姓都很节约,现在这种情况,一天一个人估计也就吃半斤粮食,匀一些也没大碍。

童敬粗略在心里算了一下说:“那咱们的粮草估计就只够十几天的了,不一定能衔接上。

” 陈云州看着他说:“童叔,咱们这次可是有八万大军,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束手束脚,只能缩在城中,以守城为主。

这次你可以大胆一点,寻找主动出击的时机。

贾长明应该已经发现被咱们摆了一道,他不会善罢甘休,更不可能不战就直接退兵的。

” “如果我是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趁着我们刚入城还没休整过来,突袭吴州。

二是围守吴州,做好打长久站的准备。

但我们不是葛镇江,我们还有定州、仁州、怀州、庆川、兴远等地做支援,他围不死我们,还要担心我们的人从定州绕到大营后方突袭。

”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其不意,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争取速战速决,还可能有一线胜利的希望。

” “而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明早就派兵突袭,走贾长明的路,让贾长明无路可走。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你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童敬听完这话,眼睛发亮:“少主,我看行,咱们有五千人的骑兵,机动性强,而且个个都是神射手,让他们突袭,放几十箭就跑,保证让西北军大营乱糟糟的,明日没精力再攻城了,也能为咱们赢得更多休整的时间。

” 陈云州见他赞同也很高兴,笑道:“那这事就交给童叔安排,吴州城内事务交给我。

” 他们庆川也该主动出击,秀一秀肌肉了,不然贾长明还以为他们是软脚虾。

童敬点头,匆忙出去布置安排了。

陈云州则召见了府衙的衙役,询问了一下城中有哪些大户和德高望重的人,派人去将他们请了过来,然后表示明日准备给全城的百姓每人发二十斤粮食应急。

此外,庆川军会尽快解决城外的西北军,让吴州城恢复正常的商贸活动。

而且官府还会从庆川运一批粮食过来,按照庆川城的市场价销售,每斤不超过十文钱,如果城中百姓没有购粮的钱,到时候可做工抵粮。

打退西北军后,官府会组织百姓修补城墙,挖护城河,修筑从吴州到定州、怀州的路,这些都需要人。

而且打仗期间,可能也需要城中百姓帮忙洗衣做饭,照顾伤员。

陈云州今天请他们来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帮忙安抚百姓,保持城中的安稳,同时组织一部分有余力的百姓帮庆川军做后勤。

几人听了这话都将信将疑,毕竟外面的人打进城不抢他们都是好的了,哪有无条件发粮食的?至于后勤,那不是直接强征杂役吗?还用问他们的意见? 这就跟天上砸馅饼一样,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看几人嘴上讨好夸赞,脸上却明显不信,陈云州也没多说。

有时候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做一件。

等明天官府正式按照户册发粮之后,他们就会明白他是说真的了。

不过这个发粮陈云州不打算让百姓来领,而是准备派车子挨家挨户地发,根据人头发粮食。

这样在发粮的时候,重新登记一下人口,掌握城中的准确人数。

城里肯定有一些人藏了起来没有登记在册的,但在粮食的诱惑下,明天这些人必然会露面。

为避免出乱子,陈云州让柯九准备了一下,每支队伍除了运粮的衙役和现招的杂役,还安排两名书吏随同登记各家各户的情况,此外还要有二十名士兵陪同,既是保护粮食也是监督。

他根据吴州城内的舆图,安排了四条路线,四支队伍,挨家挨户地发粮,预计明天一天就能完成。

等忙完已是深夜,陈云州询问柯九:“童将军回来了吗?” 柯九摇头:“没有!” 陈云州点点头,没说什么,倒头就睡。

翌日五更天,万籁俱静,正是好眠时,咯吱一声,吴州城北门厚重的城门被打开了,一队铁骑宛如幽灵一般飞快地出了城,马蹄声惊得树枝上休憩的鸟儿扑腾着翅膀,急促地窜入了林间。

夜间巡视的西北军斥候看到这一幕,连忙返身往军营而去,准备回去报信,却被疾驰的骑兵甩在了后面。

骑兵飞驰,不多时就抵达了驻扎在六里外的西北军大营。

听到马蹄声,值夜的军士立即吹响了哨声,同时提刀上前迎敌,只是刚出大营,嗖嗖嗖利箭破空而来,将他们扎成了刺猬。

急促的哨声惊醒了各帐篷中沉睡的士兵,他们迅速翻身起来。

“敌袭,敌袭……”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大营中响起。

盛孟辉最先反应过来,带了一支军队出营迎敌,刚出营地便看到了地面上的尸体,他迅速后退,大声喊道:“盾牌,拿盾牌过来,弓箭手做准备!” 可太迟了,最前面那一两排的士兵又倒了下去。

朦胧的月光了成了敌军最好的掩护。

好在西北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大军,不多时就组织起了有力的反抗,步兵拿着盾牌在前面开路,骑兵和弓箭手紧随其后跟上。

眼看西北军已经从最初的混乱中反应了过来,而且天快亮了,他们已经捡不到便宜了,童敬下令撤退。

放完一笔箭后,庆川骑兵如来时那样突然,忽地就调转方向,策马离开。

见状,有将士不甘地问盛孟辉:“盛副将,追吗?” 盛孟辉摇头否决:“不可,小心敌人有诈!” 他们西北军也有骑兵,但不多,只带了两千过来。

这时候追上去,后面的步兵跟不上,万一敌军在前面设了埋伏,那就是羊入虎口。

他带着人撤回大营,这时候晨光熹微,阳光从薄薄的云层跳跃而出,将混乱的西北军大营照得无所遁形。

残破的箭支、染血的泥土、还有躺在地上失去了呼吸的将士,以及站着营地中紧握拳头,目眦欲裂的贾长明。

听到脚步声,贾长明抬起猩红的眼睛看了一眼盛孟辉:“他们跑了?” 盛孟辉无奈点头:“他们都是骑兵,我们没追上。

” 贾长明没看他,问一旁的将领:“死伤多少?” 那将领低垂着头:“死了一千三百多人,重伤两百多人,轻伤七百多。

” 这个数字对几万人的西北军来说不算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大流寇

崇祯十六年,明社稷将倾,是降清还是抗清? /

鬼吹灯前传之金棺陵兽

清朝末年,四方战乱,民不聊生。本书讲述了摸金校尉前辈张小辫的传奇一生。误入年久失修的前朝贵妃陵墓,见金棺、遇奇人、得奇书、历奇险,习得一身不传之秘。从此也开始了张小辫诡谲的历险传说。破解造畜谜团,率领雁营大战太平军每每涉险,都有深藏不露的神秘人物林中老鬼相助。林中老鬼所言能让张小辫大富大贵,最后却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大阴谋。 /

谍影:命令与征服

……唯一能力,就是能分辨出谁是隐藏的日本人,其他的都不太懂…………... /

抬棺人

十八岁那年,黄皮子寻仇,全村男女老少横尸荒野,自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血池里究竟有什么? 朝天棺葬的谁? 黄金棺又是哪位达官显贵的归处? 槐木棺内的大人物,有何来历? 避天棺是否真的可以令人长生? 我叫叶鞘,师承抬棺人 /

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

1. 沈晗霜姿容昳丽,进退有度,所求只是觅得良婿度过平淡的一生。 可嫁给平南王世子祝隐洲后,她才知他本有心上人,但那人已成了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 沈晗霜只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世上许多夫妻之间也并无情爱,只因合适与习惯也可以相安无事地度过余生。 沈晗霜不愿费心强求更多,更不会再把祝隐洲某些时刻的不知节制当成他动情的证据。 所以发现自己已情根深种时,沈晗霜把心思藏得很好。她继续做祝隐洲温/

社恐猫猫靠兼职成了顶流团宠

白茸,男,二十二岁,物种是非人类。 至于具体是什么,白茸看着自己白色的长绒尾巴,握拳确切:我是猫妖。 因为建国后不许成精,白茸只能小心翼翼的瞒着自己是小妖怪的身份,混迹在人类的学校中。 终于,白茸隐瞒身份顺利拿到毕业证,还在大学毕业后意外进入山海娱乐工作。 山海娱乐,在被称为娱乐圈最特立独行的娱乐公司,公司成立不到十年,已然成为了娱乐圈最有名且最能赚钱的公司。 不过白茸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