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百官朝拜已毕,接着就是四个内藩诸侯国的朝贡使,依次上前朝贺,宣读贺表。
首先,是梁国朝贡使。
“微臣大唐梁国朝贡使周纲,叩见高明光世……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纲,代梁王殿下,伏请陛下圣安,祝我大唐国泰民安,千秋万年!” “梁国上朝廷黄金一万两、象牙百斤、安息香百斤、胡椒三百斤……” 皇帝的声音犹如从云端传来:“梁王可好?” 周纲恭敬万分地回道:“回陛下话,梁王甚好,谢陛下垂怜。
梁王殿下说,明年元旦,敢请亲自来长安入朝觐见。
” “好。
”李洛微微点头,“准梁王所请。
说起来,梁王也是朕之故人,倒是多年未见了。
” 接下来,宋国、卫国、理国朝贡使依次上殿朝贺,送上贡品。
殿内殿外的满朝文武,看着内藩朝贡使恭恭敬敬的样子,不禁都是与有荣焉。
之后,礼部尚书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梁理宋卫四国,以大唐公爵之国,封藩海外,教化夷狄,光大诸夏,有功于朝……乃加梁王、理王、宋王、卫王为太保,特进光禄大夫,检校司徒。
” “谢陛下!”四大诸侯国朝贡使一起下拜谢恩。
太保是一品勋官、特进光禄大夫是一品散官、检校司徒是一品赠衔。
这三者都是很难得的,三者兼得就更难了。
就是大唐第一重臣的文天祥,也只有太师勋官和太尉职官,而没有特进散官和检校赠官。
接下来,就是六个外藩使臣了。
内藩代表叫朝贡使,外藩代表叫使臣,称呼都不同。
就是他们的自称,也和内藩朝贡使不同。
“下国朱罗国使臣罗摩戈,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自称下国,而不是大唐某国。
朱罗国使臣按照之前的《洛阳和议》,奉献了约定好的贡品。
包括耕牛五万头,黄金一百希尔(每希尔900克),名贵特产九种。
雅达瓦等国使臣也按照《洛阳和议》敬献了礼单。
大唐又多了二三十万头耕牛。
这把不算,洪武五年《洛阳和议》约定的六国战败赔款,这次也交割兑现了。
六国王室忍着心痛,备齐了一万希尔的黄金,十万希尔的白银,送到长安。
五十万石粮食,也运到了南洋唐军军港。
礼部官员当殿代表皇帝下令,要求兵部释放八万多天竺战俘,完成大唐在《洛阳和议》中的承诺。
唐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心中喜悦。
户部惊喜大量的耕牛到手。
财部惊喜大量的赔款到账,还有五十万石粮食。
兵部喜的是,再也不用管战俘了…… 六国使臣都是高种姓白人,要说他们心中没有羞愤,那当然是绝无可能。
可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大唐,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伏低做小,恭恭敬敬。
藩国朝贺的流程结束,就轮到政事堂的贺表了。
林必举亲自出列奏道:“太子太师、徐国公、政事堂中相臣林必举,谨奏高明光世……皇帝陛下!” “盖洪武六年,我大唐开疆拓土,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迁都长安,臣谨代天下臣民,为陛下贺……洪武六年,大唐治下各族百姓,凡一万万五千万口,完税一万万三千余万。
历代开国,未有今日之盛哉!” “天佑华夏,爰有大唐。
陛下承先唐之遗风,奋汉家之余烈,奉天承运百战创基,经天纬地必有神助……挥斥万钧,吐息云动,犹以圣德哺育万民,以圣道治理天下,蔚然更新万象,俯察而草木生,仰望而盛世降,千古伟业,叹为观止,莫能先也……” “今我大唐,东极伊洲,西囊里海,南收千岛,北括冰原。
疆土茫茫,不辩牛马,立霸业而开万里王图……版图之大,江山之远,教化之美,黎民之众,远迈前朝……悠悠春秋之为语,亦难书陛下丰功伟绩也……” 林必举慷慨激扬的说完,就轮到军师府文天祥了。
文天祥展表念道:“太师、鲁国公、上柱国、军师府东阁太尉臣文天祥,谨奏高明光世……皇帝陛下!” “洪武六年,王师西征,复北庭、安西,收波斯泰半、河中;收大漠、北海。
我大唐兵锋,武极八荒,操戈万里……” “今,百万大军兵强马壮,士气如虹,武道昌盛,布武于天下,扬威于四海,六合之内,谁与争锋……” “以此百战精兵,唯王命是从。
诏命一下,如臂指使,为王前驱,军心如铁,万死不悔哉……” 接着御史大夫龚侃上贺表:“……神目如电,监察天下,丑类无所遁形。
洪武六年,三级铜簋接报三千六百余,查实三千一百余,惩办官吏七百八十余,惩办民间奸民两千四百余,惩办奸商五百余,惩办军警一百余。
罚没财产二十七万余,奖励二十五万余。
比之洪武五年,减少一半。
” “可见我大唐吏治日益清明,官道有成,宦修蔚然之风,其势日盛。
而民间风气,也正气大兴,教化灿然,立竿见影。
纵十品村正叛道失贞,亦能查而办知,绝难幸免。
即便乡野奸民,也难逃理教之网,侥幸何易。
” “而理教卫道之士,遍布朝野,不计其数。
城乡之间,罔不肃然……自三代以来,吏治教化之美,莫过于今日矣……” 天师府大天师郑思肖上贺表道:“……《大道论》、《道德经》重印六十万册,流传天下。
洪武六年,天道信士,占民近半,我道家正法,蔚为大观。
是以正本清源,而民智既开,人道始彰,德操穆穆,古风淳淳,可谓藏士于民也。
” “洪武六年,天下各州郡县,新设道庙道观八百七十余座,乡村道社不可胜数。
在籍道官五万两千余。
减少佛寺六百余座,自愿还俗的僧人一万两千余。
我大唐天道如东升之日,而释家夕阳西下,此消彼长,大势所趋……” 四大一品衙门上完贺表之后,就是九部十三寺司的尚书和寺卿上贺表。
工部新搞了什么工程,发明了多少物件;财部进了多少钱;户部统计的人口增加了多少,警部抓了多少罪犯……矿务司挖了多少矿,专卖司赚了多少钱……都一一汇报一遍,向皇帝祝贺。
元旦贺礼当然只是个形式,有些类似年度部门工作汇报。
元旦贺礼足足进行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这还没完。
接下来,天子换了祭服,卤簿起驾,率领百官出朱雀门,到皇城天坛祭祀昊天和厚土,再祭祀各大道宫,最后又祭祀太庙。
直到下午申时三刻,才回到大内去掉祭服,再换了衮服。
然后天子下令,酉时一刻,宫中大宴。
凡五品以上京官极其家眷,包括十国使团,皆可入宫宴饮。
元旦大宴虽然很是丰盛,可其实多是礼仪,真要想享受美食美酒,其实也没有那个闲情逸致。
足足折腾了一天,大唐君臣才结束了元旦大朝整个仪式。
…… 元旦大朝虽然很是隆重,可其实不讨论政事。
直到正月初九,官员元旦休沐结束,才召开了洪武七年的第一次常朝。
这开年第一次常朝非常重要,乃是要定下洪武七年的朝廷大政方针,决定主要财政预算。
常朝当然在大明宫宣政殿。
此时,小太子李征已经回到长安。
李洛为了让他熟悉政务,也让他参加了常朝。
李洛穿着常朝用的通天冠服,端坐在宝座上侃侃而谈。
“……洪武七年,朝廷大事,首在兴农。
我大唐十二个太仓,只剩下区区数百石存粮,要是发生大灾荒,这可怎么得了?这两年,也就是昊天照应,老君保佑,不然,大唐的粮食危机就更加严峻。
” “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粮食。
朝廷的底气是什么?还是粮食。
粮食多了,农税就多,商税更多。
我大唐三十九个州,两个都护府,很多地方还吃不饱饭。
能吃饱饭的,也就是光复早的州。
” “这推行南殷副食庄稼之事,乃是朝廷今年大政,务必要落到实处,监督到实处。
还有,学宫和大学的农道学院,要想法子培养改良稻种,增加亩产。
我大唐平均亩产不到两石,灾年还不少,粮食怎么能富足呢?” “什么时候,十二个太仓的粮食储备达到两千万石,朝廷才能取消《限酒令》。
不然,《限酒令》就一日不可放松……” 李洛第一件事,就是大谈粮食。
粮食可谓成了如今大唐帝后最大的心病。
一亿多人口,只有几百万的粮食储备,两人怎么能放心? 可是,粮食危机直到后世还是世界性难题。
东方大国到了二十世纪末,才基本解决粮食问题。
而东边的一个小国,到二十一世纪还需要东方大国接济粮食。
在高产粮种和现代化肥面世之前,提高亩产其实非常困难。
而纯粹靠人力畜力种植的落后生产方式,也绝无可能通过仅仅增加耕地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危机。
一个农夫就是累死,一年又能种多少地? 可高产粮种和化肥技术含量很高,李洛想都不要想。
在政策的引导下,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可能掌握这两大技术。
李洛认为,只有他把粮食危机基本解决了,他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千古圣君。
解决不了这个,这个圣君的含金量就要大打折扣。
所以,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解决粮食危机的一个办法,就是抢占更多的土地,为将来大量增长的人口准备生存空间。
“第二件事,就是远航北殷洲。
皇后新制的地图,你们很多人都看过了,北殷洲的位置,很多人也应该知道。
” “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得天得厚,乃是天下最好的一块土地之一。
这块土地,大唐一定要拿在手里。
还有华夏洋之南的大洋洲,也要拿在手里。
” “总有一天,本土的人口越越来越多,多到耕地难以养活,又不能破坏环境增加耕地。
怎么办?只有往北殷洲和大洋洲移民了。
” “三十年后,大唐要在北殷和大洋洲分封二十个亲藩诸侯,以为大唐海外屏障,让诸夏之光远照异域,犹如不落之日。
” “军师府做个方案,派海军探索北殷洲。
等到时机成熟,就可慢慢移民了……” 皇帝一边说,司录寺官员一边当殿记载。
涉及到的衙门,其主官就一一出列领命。
“眼下,《宋史》、《元据书》、《辽金西夏史》的编修都上了轨道,史料也都搜集完备,修起来不过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朕决定从今年开修《洪武大典》!” “财部首期拨款一百万银圆,筹备《洪武大典》事宜。
以文天祥为《洪武大典》总裁官,以姚隧为副总裁官……洪武十七年之前,务必完工。
” 今年是洪武七年,要到洪武十七年完工,那就是要修整整十年! 可见《洪武大典》会是何等恢弘的文治大典。
文天祥还兼着《宋史》总裁官的差事,可《宋史》开修以来,最重要的史料已经完备,基本论调也已经确立,其实不需要文天祥亲自做什么了。
“谢陛下!” 文天祥和姚隧一起出列谢恩。
又说完几件大政,就是调整财政预算了。
李洛把此事交给了崔秀宁。
崔秀宁道:“洪武七年,军费开支肯定没么多了。
地方教化经费(教育费),再增加一百万银圆;医道学宫拨款,增加五十万;真道学宫,增加经费五十万;天师府增加五十万;大唐学宫、长安大学、洛阳大学、军医大学增加拨款三十万。
” “各地慈恩院,增加拨款一百万;环卫寺,增加拨款一百万;工部匠造司增加拨款五十万……” “这些预算调整,财部拟出条陈细案,五日内报政事堂,八日内呈陛下御览。
” 财部尚书出列道:“微臣谨遵懿旨!” 最后,李洛又说起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十月初一大唐国庆,长安要举办国庆大典。
昭告天下,各州各军蹴鞠队、马球队、棋手,于九月十八抵京,参加入围赛。
” “这三种赛事最后夺冠决赛,就在皇城广场举办!” …… 阳春三月,关中草长莺飞,山明水秀。
长安出城踏青的人,络绎不绝。
天街上的环城公交马车,车水马龙一般。
只要付五文铜钱,就能从东城坐到西城。
东商城的院门外,今日不知道为何,多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人。
这些人或远或近的散在巨大的东商城门口,既不进去购物,也并不散去。
似乎,有什么不可说的事情。
不一时,一群人从东商城出来。
为首的是一对气度尊贵的男女,一看就是出身不凡。
男子英俊,女子绝美。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孩子。
个个粉妆玉琢,犹如金童玉女,好不羡煞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带了十几个护卫。
这十几个护卫个个身材高大雄壮,威风鼎鼎,不但带刀背弓,衣中似乎还带着其他兵器。
这是哪家的贵人? 见到两人而又不识的长安百姓,都在心中猜测。
很快,这对男女和一群孩子就上了马车,被十几个护卫簇拥着出城。
他们一动,商城附近的大量“闲散汉子”,也都不远不近的跟了上去。
要是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这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这对男女才出现在这里。
又有几个目击者能猜到,这对男女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马车上,崔秀宁对李洛说道:“这个东商城,人气还真旺,商品也真是多。
我逛来逛去,都不想出城踏青了。
” 李洛一笑,“当了皇帝也难啊,出宫逛个商城,看个碑林,出城踏个青,都那么麻烦,明哨暗哨的保护戒严,一举一动都有侍卫和特务盯着。
” 崔秀宁摇摇头,“谁说不是?就算以后当了太上皇和皇太后,恐怕出宫也很难自由自在的闲逛。
” 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上车时,又有一对男女从东商城出来,手中都提着购买的东西。
女子相貌甜美,正当妙龄。
男子二十四五,相貌堂堂,高大魁梧。
男子在看到李洛的同时,就站立不动,拉住身边的女子。
可是女子却定定望着不远处上车的尊贵男子,目中露出惊讶之色。
“夫君萨玛,为何拉着妾身?”女子问道,她盯着远去的马车,目光有些焦急。
“娘子。
”男子小声说道,“你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就是陛下和娘娘。
陛下和娘娘不想大伙知道,我也不能上前叩拜,心中有数就成。
” 这男子,就是娶亲之后带着娇妻和妹妹回到长安的赵庆。
“什么?这位将军就是陛下?他就是陛下?”苦菜子压着嗓子讶然说道。
赵庆也诧异了,他听娘子的语气,竟然是见过陛下的,难道也是在瀛州? 不可能。
陛下根本没有和他们的船一起回来。
苦菜子在船上见过陛下的可能几乎没有。
“娘子,你见过陛下?”赵庆小声问。
苦菜子怅然若失的收回目光,“夫君,侬记得妾身从姑苏带回长安的米袋么?” “记得。
”赵庆笑道,“两个米袋,却被你巴巴带到长安。
” 苦菜子很认真地说道:“这两个米袋,就是陛下亲自送的。
” 什么? 赵庆难以置信的看着文菜,“侬说什么?陛下赐的?怎么可能?侬,侬当年真的认识陛下?” 苦菜子陷入回忆当中,“……是那个将军,临走时送了两袋米,才让妾身一家人活命,熬过最艰难的日子。
那位将军的模样,妾身一辈子都忘不掉,日日祈祷他平安。
每当日子艰苦的时候,我看到米袋,就感到有了力气。
” 赵庆叹息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娘子竟然这么早就见过陛下了,真是福气。
” “只是妾身万万想不到,当年那个在我家烤火的将军,就是今日的陛下。
”苦菜子轻轻说道,含着泪花笑了。
(正文完) 千度千科词条:唐道祖 本词条与李洛、洪武皇帝同义。
一、人物简档 出生日期:3954年二月初二。
崩逝日期:4029年三月初七。
籍贯:雍州陇西郡狄道县。
民族:华夏族·汉属 朝代:后唐(天唐) 职业:唐国公—唐王—皇帝—太上皇。
封建世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史称“千古圣君”,“洪武大帝”,“太阳皇”。
在位:3981年—3983(唐王);3983年—4018年(洪武皇帝) 庙号:道祖 谥号:大正伟业高明光世神道俊德开天立极文成武运大仁至圣孝皇帝。
陵号:道陵 代表作:《洪武诗集》、《洪武文选》、《洪武御制碑帖》等 主要功绩:驱除蒙元,恢复华夏,建立后唐;开疆拓土数万里,规模空前绝后;推行均田令,改土为流;推行简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他,是一名被判处死刑的精英特工,在他临刑的那一刻,命运眷顾了他的生命,一项绝密任务,让他得到一次以命换命的机会。当这名有着不良血液的精锐混迹在国际大都会中,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再是特工身份的他,一切都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到酸 /
每个世界明珠都是剧情里面不得好死的恶毒女配。 世界一:古代版带球跑文的恶毒女配 女主是穿越成花魁的现代女特工,与王爷春风一度后带球跑了。明珠是仗着王爷男主不知道女主长相,顶替女主的恶毒女配。贪图荣华富贵,作天作地,怕身份暴露死命陷害女主。 但本该与特工女主相亲相爱的王爷男主,却对她这个小作精神魂颠倒。 世界二:成为男主的小继母后 明珠是男主又蠢又毒的小继母,她打压男主,陷害女主,只为了给自/
【女强】+【医术】+【双洁】夫君不能人道,竟跟恶婆婆恶毒设计把她丢给乞丐!她受尽屈辱,夫君却高中状元治好了病转头害她沉塘而死!重生归来,她反手将恶婆婆丢给乞丐让其身败名裂,揭穿人渣夫君天阉之事让他无颜见人,还彻底断了人渣的为官之路! 虐渣虐得正起劲,突然跑出个郡主想抢她夫君,还屡次恶意加害她!她转身用逆天医术救了权倾朝野年纪轻轻的摄政王,直接成为郡主她嫡母! 新婚夜,摄政王轻拥她,嗓音低沉/
1. 沈晗霜姿容昳丽,进退有度,所求只是觅得良婿度过平淡的一生。 可嫁给平南王世子祝隐洲后,她才知他本有心上人,但那人已成了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 沈晗霜只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世上许多夫妻之间也并无情爱,只因合适与习惯也可以相安无事地度过余生。 沈晗霜不愿费心强求更多,更不会再把祝隐洲某些时刻的不知节制当成他动情的证据。 所以发现自己已情根深种时,沈晗霜把心思藏得很好。她继续做祝隐洲温/
我是一个睡了一觉就穿书的倒霉鬼,更倒霉的是,还穿成了一篇升级爽文里男主的黑月光,最后被开棺鞭尸的那种炮灰。 穿过来后我才发现,哦,原来这个黑月光不仅黑,连性别都不太对。 为了保住小命,我一边远离男主,一边兢兢业业扮演高冷公主,可我是个理科生,对文言文过敏,谁知道我在书院里上学时有多苦。 有一次,边境骚乱,朝廷准备把公主嫁给几千里外的可汗,以达成秦晋之好。 我只当了两年公主,但在其位谋其政,/
海添逃跑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霍格元帅才从新闻上知道自己养的小金丝雀床.伴跑了。 他已经玩腻,并不打算找回来。 但,当看到收容所的工作人员说对方怀孕了。 他眼睛一亮。 他家族子嗣稀少,已经很久没有孩子出生了。 他准备看在孩子份上,把海添领回来。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元帅抱歉,我们要确定你是不是孩子父亲。 霍格:?这说的什么话。 他只有我一个男人。 工作人员解释:抱歉,先生,他们也是这么说的/